袁若:男,1963年8月出生,
广安市人;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毕业,博士学位,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
西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发光与实时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Scientific Reports》编委。
1995年1月~1996年3月在
大阪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系米山宏(H.Yoneyama)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从事酶催化电化学氧化还原及纳米材料传感器研究。
1998年8月~1999年8月在
香港城市大学化学及生物系作高级研究员,从事电化学传感器及DNA芯片研制工作。
2001获
重庆市十大青年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2年入选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现任
西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发光与实时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Scientific Reports》编委。
袁若及其研究小组对生物及化学传感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方面,他结合纳米技术、反电荷技术、溶胶-凝胶技术研制出了
白喉、乙肝、
风疹、
脑膜炎等传染性疾病及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生物传感器并用于临床试验。在酶生物
传感器研究方面,他采用生物膜技术、自组装技术进行生物电化学直接
催化研制出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
乙醇脱氢酶等生物酶传感器。在
脱氧核糖核酸生物传感器研究方面,他采用交流
阻抗技术、
电容技术及芯片技术研究出了HIV基因片段检测传感器及地中海贫血、
白血病等
生物芯片。在生物催化合成研究方面,他采用金属
配位化合物、辅酶及电子媒体存在下借助生物酶催化电化学合成十余种对称、非对称
羰基化合物、α-
羟基氨基酸;建立起单酶催化手性基化合物的非对称合成新体系,所得对映体过剩率(ee%)可达99-100%。在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方面,他定向设计合成了30余种新型手性、非手性Schiff
碱金属配合物及
冠醚、杯环芳烃,采用主—客体分子识别技术及离子—载体特殊作用,研制出了20余种新型
无机化合物离子、
有机化合物化学传感器。研制出的新型生物及化学传感器已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临床医学及制药工业。袁若及其研究小组研究的新型高分子膜pH电极,克服了目前玻璃膜pH 电极存在的高
阻抗、易破碎、不耐HF腐蚀等缺陷,其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高分子膜pH
传感器产品于200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并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2003年,他成立了一家重庆亚通化工有限公司,该公司已被列为
重庆市高科技企业,其pH传感器产品已走向市场受到用户好评,并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94年以来,袁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生基金、重庆市科委攻关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2项课题,并参加了日本文部省重点基金、香港RGC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化学开放实验室基金课题、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6项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如《Anal. Chem.》、《J. Org. Chem.》、《Langmuir》、《Biosens. Bioelectron.》、《Electrochem. Commun.》、《Anal. Chim. Acta》、《Anal. Bioanal. Chem.》、《Electroanalysis》、《中国科学(B辑)》、《
科学通报》《
化学学报》等发表1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80篇论文被SCI收录。在《SCI》收录中被他人引用315次,其中有三篇论文在《SCI》收录中被他人引用次数超过3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1. 有:三维网状超分子纳米水胶及金属纳米微粒固载抗体蛋白的高灵敏电化学免疫
传感器研究(2007-2009)
2.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高灵敏纳米金修饰白喉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2004.8~2007.8)
3.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高分子膜pH传感器(2003.8~2005.8)
4.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酶催化高立体选择性手性物电化学合成及其传感器研究(2002.8~2005.8)
5.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单酶催化高立体选择性手性醇电化学合成及其
传感器研究(2002.1~2005.1)
6.
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新型非玻璃膜固态pH传感器研制(2000.6~2003.6)
7.
湖南省自然基金:高选择性
乙醇脱氢酶催化光学活性物电化学还原及生物传感器研究(1999~2000)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单酶催化高选择性
羰基手性物电化学还原及其传感器研究(1998~2000)
9. 教育部留学生基金:酶催化电化学还原及其生物传感器研究(1997~1999)
10. 湖南省自然基金:新型金属
配位化合物中性载体阳离子选择电极研究(1995~1996)近三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76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