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钊迁居
三林镇,购置房屋用以出租,热衷于经商,在三林镇开设米行、当铺、寿器作,成为四邻乡镇商界巨擘。又多建市房出租,市容为之一振。三林乡民生计,多赖农耕,村妇以纺纱织布作为辅助。清末,洋布日渐销行,土布滞销,乡民生计窘困。学钊又开设布庄,订定土布规格,大事收购,力挽土布纺织销售颓势。布质因之提高,细密耐用,一时风行于
北京市及东北三省。至有“三林塘标布进京城”的说法,家庭纺织业得以复盛。1909年(清
宣统元年),学钊以“扣布”参加比赛,获江苏巡抚、
两江总督颁给的
二等奖凭和二等
银质奖章。又精益求精,设计新工艺,更新花色,北至杨思,南及陈行,四乡农家都按样织布,土布重放异彩。次年,元大牌尖布、格子布陈列于
南洋劝业会,获农商部银质奖章。1915年(民国4年),京庄白套布参加农商部国货展览会展览,获金质
绘马奖章。对公益事业也多所出力。1896年(清
光绪二十二年)与
秦荣光、周希濂创办三林书院,租屋创设三林第三小学堂。1921年,向三林乡立第二小学捐银圆千余。
浙江省兰溪水灾,捐银百余两赈济,浙江省长颁授“嘉惠灾黎”匾额、出资在家乡建造石桥10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