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裕陵是
北宋第六代皇帝
赵顼陵墓(1085年建造),该陵石刻是
宋陵晚期
造像的代表,造型技法比较成熟。永裕陵被很多美学和
历史学专家,美誉为北宋
帝王陵的集大成之作,历来以其精美高绝的石刻雕刻技术,尤其是
上马石和镇陵武士的名冠海内,吸引了无数的参观者,以及盗墓人。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简介
墓室门口的
石狮刻画极有特色,张口怒目,威武雄健,当地群众说“
清东陵狮子
清西陵象”就是说的这个狮子。它是宋陵石狮造型中最成功的作品。
由
永熙陵西行,穿过沱村,越过坞罗河的一条支流(该河全年大部时间为干涸的深沟),再向西6里,就到了八陵村,村东南约里许,有一高大陵冢,这就是900年前以锐意政治革新著名史册的皇帝——宋神宗赵的陵墓“永裕陵”。
永裕陵,呈“覆斗形”,底边略为正方,每边60米左右,高约18米,原来上下有两层台阶,底层原用砖石围砌,上层密植
松柏长绿植株,陵上这些设置现已无存。现在的永裕陵,在高高的陵台上,只有丛生的
荆棘和参差的乱草。陵前石雕像,还
存有17件,是晚期
宋陵石刻的代表作品,造型生动,技法纯熟、流畅。南神门外的
石狮,雕刻得刚健、浑厚、生气勃勃。人们品评宋陵
石雕说:“
清东陵狮子,
清西陵象,
滹沱河上好
岩羊。”认为
永熙陵的石羊、
永泰陵的石象和永裕陵的石狮的造型和雕工之佳,在宋陵诸石刻中,应位列榜首。
历史沿革
北宋皇朝自仁宗以后,国势一天比一天地衰落,内忧外患严重,赵顼自幼在父亲赵曙身边,亲眼目睹了先是仁宗后是他父亲的内政、外交上所遭受的屈辱和艰难情景,给他的心灵打上深刻的烙印。
1067年他登上帝位不久,即命王安石越级到中央任职,以推行新法,改革政治。他本人在宫中常常脱下帝服,换上金甲戎装,以示自己富国强兵的决心。在朝堂上他经常与大臣“论兵”,以激励将帅去攻辽、破夏扭转战局。
元丰四年(1081年),宋发兵百万,五路会剿西夏。熙河(熙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一战,却中了敌人诱兵之计,西夏军夜决黄河水,灌宋师于灵州(宁夏灵武西南)城下,宋军被淹溺、冻饿而死的,有数十万人之多。
五年(1082年),永乐寨(陕西米脂县西)一役,宋军又惨败,统帅徐禧,大将高永能、李稷以下死难将士达十余万人。当战败的消息深夜传到宫中时,神宋心如刀割,彻夜不能成眠,绕床踱步,直到天明。早朝会见大臣时又声泪俱下,不能自己,直哭得满朝大臣个个“不敢仰视”。战场上的惨败,对这位图强的君王的打击太大了,从此郁郁寡欢,“惊悸患病”。
元丰七年,举行秋宴,当他正要举杯与宰相王安礼相贺时忽得风疾,两手痿软不能持杯,将酒洒了一地,口舌木僵,说话困难,宴会只得终止。
到八年正月,病情加重,三月五日,这位年轻的皇帝,怀着未竞之志,在福宁殿“仓卒晏驾”。
建制
北宋各皇陵的规模和建制基本相同,皆坐北朝南,每个陵区都由上宫、下宫和皇后陵及附葬王室子孙墓组成。上宫是陵园的主体部分,从南至北依次建有鹊台、乳台、神道和陵台。陵台就是墓冢,位于宫城的中部,陵台分三层呈覆斗梯形,上边种植郁郁葱葱的翠柏,四季常青。陵台下称地宫,是埋葬皇帝尸骨的地方。地宫规模甚为宏大,一般深达30米,由青砖砌成,仿照地面宫殿建筑结构,墙壁上还绘有大型彩色壁画。下宫也叫陵寝,位于上宫的西北部,是停放皇帝棺木和送葬官员居住的地方。围绕上宫和下宫,筑有十多米高的神墙,称宫城。宫城一般占地一百多亩,四面开有神门,神门外各有石狮一对,防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入侵者。这个时期的动物雕刻,除了以前的注意动势与细部刻划以外,也注意到神韵,风韵的表达。
雕群
帝陵石雕群中,排在最前的是望柱,又叫华表。宋陵望柱呈八角形,象征四面八方,其顶部是莲蕊,底部为莲座,中部刻有龙纹,是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接下来是象与驯象人,象在宋代是皇家仪仗队的先导,驯象人一般来自越南,另外象也暗含万象更新的意义。再后,是仗马和控马官,这也是仪仗队中不可或缺的。马的后面是象征高贵与尊严的虎、象征乖巧与吉祥的羊(羊也是祭祀品)。羊的后面是客使,共3对6个,是参加皇帝葬礼的邻国及少数民族的代表,他们手捧的宝物各不相同,从其长相和宝物的差别基本可以确定其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客使的后面,也就是靠近皇帝陵墓的方向,是武将文官。文官靠近陵墓,武将紧随其后,这反映的是宋代的官制。在朝拜序列上,也是如此。再向后,也就是陵墓宫城门外站立的,是头戴盔甲、手持斧钺、双眉紧锁、不胜其哀的镇陵将军。巩义市宋陵研究专家孙宪周说,“镇陵将军的后面,就是看守陵墓宫城的狮子了。”一般来说,后陵设石雕36件,亲王公主的墓设18件,大臣墓设6~8件。石雕数量的多少,反映等级的不同。后陵一般在帝陵的西北,建制和帝陵相同,规模是帝陵的一半。后陵的西北是下宫,这儿是为皇帝的灵魂供奉衣食的地方,也是管理陵园的官吏或宦官、宫女日常生活的地方,设有厨房、贮藏等场所。在这里,陵区管理人员每日都要献食于下宫的皇帝遗像。官员朝陵时,在上宫行祭之后,还必须到下宫去拜谒先帝圣容。
现状
永裕陵和永泰陵位于芝田乡西南路八陵村,其中,永裕陵在八陵村的东南,为宋神宗赵顼的陵墓。附葬在这一陵区的陵墓,还有神宗
向皇后(钦圣皇后,死时56岁,其陵在
清裕陵西北)、朱皇后陵(
赵煦生母、死时51岁)、陈皇后陵(
宋徽宗生母,死时年32岁)和徽宗
孝和皇后陵(
赵桓生母,死时25岁,其陵在裕陵的
东北地区)。这些陵冢都还可识别,各陵前的石雕像也都基本保存,只是这些艺术瑰宝,有的已为耕土壅埋,有的就横立在陵西的大路正中,任凭人、畜、车辆碰磨冲撞,而毫无保护。看着它们的遍体伤痕,令人十分可惜。
永裕陵歌
作者
宋 无名氏
原文
升龙德,当位富春秋。受
天球。骏命,玉帛走诸侯。宝阁珠楼临上苑,百卉弄春柔。隐约
崇明岛。
旦旦想宸游。那知羽驾忽难留。八马入丹邱。哀仗出
神舟飞船。笳声凝咽,旌旗去悠悠。碧山头。真人地,龟洛奥,
凤台县幽。绕伊流。嵩峰冈势结蛟。皇堂一闭威颜杳,寒雾带天愁。守陵嫔御,想像奉龙輈。
牙盘案肃神休。何日云裘。红泪滴衣。那堪风点缀、柏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