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镇位于
湖南省湘阴县县湘江尾闾之东,北临烟波浩渺的
洞庭湖,东邻
汨罗市,南靠省会
长沙市,一桥飞架西连
益阳市、
常德市,文星镇是湘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展示湘阴改革发展成果的窗口。
文星镇是湘阴县的县城所在地,建于1951年8月,原名城关镇,1995年撤区并乡时,因城内古迹
文星塔而改名为文星镇,距湖南省会长沙中心城区38公里。共辖23个行政村,27个社区,总面积206.04平方千米,总人口28.7万人。
文星街道地处湘阴主城区,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坐拥
湘江“
黄金水道”,S308、S102等城际主干道纵横交错,交通区位优势明显。2019年11月18日,原文星镇撤销,文星街道成立,下辖江东、先锋、三井头、乌龙、东湖、瓦窑湾、望滨、金湖、长岭、高岭、旭东、滨江、杨家山、宗棠、三峰、栗塘、白沙、东山、南泉、石牛、大冲、双桥22个社区以及新农
建制村,总面积52.8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46万人、常住人口15.84万人。
文星镇作为
湘阴县县城,始于1135年(
赵构绍兴五年),由知县李植自赤竹城迁此,地名瓦碎潭。该镇域明初隶归政乡,设二坊;
1995年撤区并乡时改名文星镇。
湖南省湘阴县文星镇(1998年后改,曾为城关镇)。
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属潭州路,文宗时又改属天临路。1369年(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属长沙府。清朝仍属长沙府。民国初年直属湖南省。民国26年(1937年)底,湖南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9年(1940年)设行政督察区,湘阴均属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阴属长沙专署,1952年属湘潭专署,1964年属岳阳专署。1966年,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罗县(后改市)。1986年,属地改市后的
岳阳市。2015年11月20日湖南省民政厅办公室印发《湖南省民政厅关于同意湘阴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湘民行发〔2015〕58号),同意将文星镇、
石塘镇、
白泥湖乡、
袁家铺镇、
长康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文星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文星镇辖63个
建制村,21个社区,总面积208.43平方千米,总人口22.3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江东社区(原文星镇人民政府驻地)。
2008年底,
左文襄公祠主体建筑修缮工程在湘阴县城文星镇竣工。
左宗棠系晚清著名爱国将领,
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左文襄公祠是
清代为彰显左宗棠功绩而专建的,2008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为砖木石结构,由三组硬山式殿宇和边廊组成,即前照壁和前厅、后寝(设左宗棠牌位
佛龛)及东西附院组成,为祠的主体建筑。该修缮工程是2005年1月正式动工的,总占地1.6万平方米,以恢复其晚清时期的规模和风貌。
文星镇城南中学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