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景区湘湖路978号,地处
钱塘江南岸,坐落在浙江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博物馆建筑面积为6800平方米。
跨湖桥文化遗址博物馆于跨湖桥遗址上建立而来,经过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发掘,遗址出土了大量骨器、木器、石器、陶器及动植物遗存等珍贵文物。2004年,跨湖桥文化命名,杭州也由此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年12月,正式命名为“跨湖桥”遗址。2006年4月,跨湖桥文化遗址临时陈列馆开馆,将遗址的出土文物与
独木舟遗迹在现场展出。同年,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始筹建。2007年,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正式动工。2009年9月28日,其建造完成,向社会开放。2020年,博物馆对原展陈进行全面改造与提升。2023年12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入选成为第五批
浙江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24年1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立。同年5月,博物馆被评为第五批
国家一级博物馆。
杭州市萧山
跨湖桥文化遗址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跨湖桥遗址和下孙遗址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截至2019年末,博物馆已有藏品82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件/套,馆内主要藏品有木舟、涂有生漆的木弓、草药罐、木质陶轮底座猪下颌骨等。博物馆展陈分为《勇立潮头》《中华第一舟》《部落学校》3部分,展览先后荣获了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优胜奖和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二十项重点推介项目两项国家级大奖。
历史沿革
跨湖桥遗址是
长江下游重要的
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8000~7000年。跨湖桥其实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被重建为板桥。因为历经岁月侵蚀,到了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又一次重修。然而在抗日战争期间,桥遭到日军毁坏,
萧山区人民在抗战胜利后重建其为石板桥。1961年,为了实用性,该桥被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1984年,该桥又被改建为双曲、双肋单波桥。1990年,这一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上报至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经过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发掘,遗址出土了大量骨器、木器、石器、陶器及动植物遗存等珍贵文物。2004年,
跨湖桥文化遗址文化命名,
杭州市也由此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年12月,正式命名为“跨湖桥”遗址。
2005年3月,跨湖桥遗址被公布为
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4月,跨湖桥文化遗址临时陈列馆开馆,将遗址的出土文物与
独木舟遗迹在现场展出。5月,跨湖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始筹建。
2007年,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正式动工。2009年9月28日,其建造完成,向社会开放。2020年,博物馆吸收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对原展陈进行全面改造与提升。2023年12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入选成为第五批
浙江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24年1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立。2024年5月,博物馆被评为第五批
国家一级博物馆。
地理位置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位于浙江省
杭州市萧山区湘湖景区湘湖路978号,地处
钱塘江南岸,坐落在浙江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
跨湖桥文化遗址公园占地约55333平方米,博物馆建筑面积为6800平方米。启明桥是进入跨湖桥遗址公园的唯一通道。漫步桥上,环顾四周,北面为万罗伞山,西北有
象山县,西面是狮子山。
建筑布局
整体造型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以船为造型,造型形态从发掘的世界上最早的“
独木舟”中获得启发,仿佛沉湎历史的一叶小舟正欲划向远方。博物馆外墙面采用充满历史沧桑感的锈蚀质感的铜制材料,充分展现了8000年文化的厚重和沧桑。而其仿木纹肌理强化“木”舟的意境,则寓意着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相融相通。
内部展厅
截至2023年12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依据遗址原址保护的要求和空间特点,将馆内展览区域划分为“勇立潮头”跨湖桥文化主题陈列厅、水下遗址展示厅、引进项目厅等3个展厅。其展陈内容也分为了三部分:《勇立潮头》展示
跨湖桥文化遗址文化研究成果;《中华第一舟》呈现考古现场原貌;《部落学校》提供互动体验,构建学习、探究、实践于一体的传播模式。
陈列主题
《勇立潮头》
陈列主题《勇立潮头》来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浙江精神”中的核心要义,序厅中的雕塑提炼了跨湖桥文化中的诸多历史之最。展览第一部分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湖底的遗址”通过讲述跨湖桥遗址发现、发掘及考古学文化命名的由来,并展示跨湖桥遗址曾经的生态环境与气候变迁;第二单元“生活的画卷”再现了
跨湖桥文化遗址先民的生活状态,从聚落分布、农耕渔猎、饮食医药全面还原跨湖桥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第三单元“创造的艺术”重点展现跨湖桥先民生业技艺高度,从石器、骨器、木器、陶器以及陶器烧造、皮毛加工、原始纺织等角度体现跨湖桥文化器物制作的智慧;第四单元“信仰的力量”探究跨湖桥先民的原始宗教与信仰,传递先民坦率至纯的审美趣味与丰富超前的精神世界,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艺术精髓和时代价值;第五单元“文明的交融”揭示跨湖桥文化的发展与影响,从
浙江省史前文化扩展至古代海洋文明,清晰、全面地呈现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中华第一舟》
《中华第一舟》水下遗址原址保护厅,在展示世界上最早的
独木舟及相关遗迹、考古发掘复原场景的基础上,增加了最新考古成果、遗址科技保护、世界独木舟文化等内容和知识点,突出
跨湖桥文化遗址先民创造独木舟与海潮相搏的史实和跨湖桥文化的精神内涵,凸显遗址厅原址保护与展示的双重功能。保护厅内的船型展台与独木舟主题交相辉映,具有现代感的金属、玻璃材质与考古遗迹同处一室,冷光与暖光照明对比应用,强调主体的同时还营造出了更多的空间视觉美感。
《部落学校》
《部落学校》课堂以古湘湖生态环境作为空间背景,采用卡通化的表现语言,以跨湖桥文化为创意点,设计“采摘果实”“弓箭狩猎”“骨耜木铲”“陶器修复”“一顿晚餐”“知识问答”等互动体验项目。课堂以透明隔断划分出专题课堂教学区域,达到体验与学习同步发展、彼此促进的作用,更有利于激发少年儿童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临时展览
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引进选题灵活、专题性、时效性更强的临时展览作为基本陈列的补充,丰富展览内容,培养和提高观众对文物的兴趣和欣赏水平,也为弘扬优秀文化搭建了平台。在举办临时展览的同时,博物馆还同步推出“云展览”,构建起线上线下的传播体系。
馆藏文物
杭州市萧山
跨湖桥文化遗址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跨湖桥遗址和下孙遗址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1990年第一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30平方米,出土有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
软陶泥碎片等残件,还发现了灰坑、房址、墓葬及特殊的建筑遗迹等。2001年5月初至7月下旬,跨湖桥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工作开始,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器、木器、骨(角)器、陶器,还有植物编织物、稻谷颗粒、纺织线等,进一步丰富了跨湖桥遗址独具风貌的文化内涵。2002年10月至12月,
萧山博物馆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掘。发掘的地点在2001年发掘探方的东南侧,面积在300平方米左右,不仅又发现了人工培植的稻谷颗粒和大量的文物,还发现了独木舟和相关遗迹。2003年11月,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萧山博物馆对
跨湖桥文化遗址同类型的
文化遗址——下孙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出土了与跨湖桥遗址同类型、同时期的陶器。
截至2019年末,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已有藏品82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件/套。博物馆主要藏品有木舟、涂有生漆的木弓、草药罐、木质陶轮底座猪下颌骨等。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自开馆以来,截至2022年12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按照“以科技保护为基点、以学术研究为重点、以陈列展览为亮点、以宣传教育为起点”的工作思路,成功实施
中原地区第一个水下遗址木质文物原址保护工程,完成3个省级重点课题,获得一项国家专利,出版的《
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原址保护》专著被评为“全国
文化遗产优秀图书”。截至2023年12月,博物馆已成功举办十一届
跨湖桥文化遗址文化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紧紧围绕遗址原址保护和跨湖桥
文化研究两大主题,使跨湖桥文化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社会教育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途径之一。此外,博物馆推出“跨湖桥文化征文比赛”“童画船舶大赛”“小小讲解员比赛”等青少年品牌活动。其中研学课程等的开发,激发了青少年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并吸引了 不少观众关注打卡。截至2023年12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已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450余万人次,免费讲解接待团队10000多个。
文化宣传
2007年,借助“跨湖桥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的成立,
萧山区积极开展跨湖桥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全面打响了跨湖桥文化这张历史文化“金名片”。2010年9月23日,首届
中原地区国际(萧山)
跨湖桥文化遗址文化节。此文化节由萧山区委、区政府主办,文化节以“踏歌跨湖桥、聆听八千年”为主题,持续到同年12月底,共开展30项系列活动。其中,10大主体活动包括“我们的家园·首届中国国际(萧山)跨湖桥文化节开幕式、纵论萧山·跨湖桥文化国际研讨会、经典萧山·大型现代绍剧《火种》首演暨萧山精品文艺展演活动等,20大联动活动有“萧山传统戏曲
曲艺大赛”“萧山历史文化游”“创意经济汇展”“创意生活体验”等。
相关文化
人类文明的总体路径,是从山地、洞穴向河谷、平原发展。从实际的考古发现看,
浙江省地区最早的
新石器时代分布于浙中山区,
跨湖桥文化遗址文化是山地文化向平原文化发展的早期一支。跨湖桥文明的诞生与气候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全新世偏早期曾发生过一次间歇性的降温事件,东亚低纬度地区呈现一种干旱的气候状态,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被迫向水源更为充沛的下游转移。古跨湖桥人沿江而下,带着已经萌芽的农业文化传统,来到更适宜人类生存的河口地带,在距今8000年~7000年之际迅速繁荣发展起来,创造出一支具有地域特色的史前文明。
跨湖桥人在古湘湖之滨生活了近千年之久。农业、采集、渔猎支撑着他们的基本生活。他们制作骨器、木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精致陶器作为生活器皿,木作技术也已经十分发达,榫卯技术已经出现。
跨湖桥文化遗址人的自然知识也十分丰富,他们已懂得了用生漆涂饰木器、用动物或植物的胶汁粘补陶器。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拜火崇日的宗教观念已经出现。
人类的生存形态已经开始从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狩猎采集向食物生产过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动植物驯化。跨湖桥遗址的稻作遗存分布范围较广,50%以上的稻谷明显不同于
野生稻,是人类驯化后的栽培稻。此外,在跨湖桥文化中,野猪驯化成
家猪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跨湖桥文化”是继“河姆渡文化”“
马家浜遗址”和“良渚文化”之后,
浙江省省境内又一个新石器时期文化,而且是当时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它把浙江的文明史又整整向前推移了1000年,提前到8000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较早期。
跨湖桥文化遗址的发现,打破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对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分体系,建立起区域文化的多元格局,为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整体观念的形成树立了新的坐标。
保护举措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设立同名管理单位,严格遵循章程制度、办事宗旨: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提供文化体验和休闲服务。业务范围:承担湘湖区块跨湖桥遗址保护区内
独木舟等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与开放利用以及考古、维修工作;承办
跨湖桥文化遗址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对跨湖桥文物的研究;接待中外来客,全面展示八千年跨湖桥文化等宣传、教育功能,打造跨湖桥文化金名片;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荣誉奖项
截至2023年12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已先后被评为
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荣誉奖项80多个。
参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