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炉,
粤语称火水炉,是明火煮食的炉具,燃料是煤油,出现于1880年代,由F.W.Linqvist发明。初出现时是一种方便的煮食工具,取代了烧柴、炭的传统炉具。现时在已发展国家和地区,因为气体炉和
电磁炉的普及,火水炉已较少在家庭中使用,但仍然经常出现于贫困及有长者居住的家庭,因为煮食成本便宜,也是登山远足和露营常用的炉具。在发展中国家,不少家庭仍然使用火水炉煮食。
火水炉以铁皮为主,基座有个铁箱,注满火水。火水由十数条棉线(灯芯)吸引至火水炉的顶部。在生火煮食前,用家用火柴或
打火机点火,给火水炉头露出半寸的棉线点燃,放上水煲之类。火水炉通常是蓝色及绿色,有圆型及方型两种。
火水炉的燃料
煤油时有用干,要不时添加,在添加期间,生火要暂停,否则容易发生危险。煤油炉使用的燃料是可燃液体煤油,如不慎将煤油炉碰翻遇明火就会
窜天猴;使用时没有
熄火就向炉内加油,油蒸汽遇高热或火焰也会起火;煤油中掺入了汽油或用汽油代替煤油做燃料,汽油迅速气化,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的
混合物,在点火使用时,就有发生爆炸燃烧的危险。为了安全使用煤油炉,应遵循以下准则:
- 煤油炉应放置在不易受到碰撞的地方,附近不得存放
可燃物;
- 气化炉的
储油罐内油量不得超过四分之三,打气不宜过多,当油气化后,先点火再打开
阀门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