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谱》成于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前冠「进器疏」,正文分「原」、「图式样」、「打放架势」及「神器杂说」四部分,除以文字解说
火器渊源、性能、优缺点、制造工艺、使用方法外,尚有多幅图画,详述各种火器使用的步骤及方式、构造分解等等,且喜因保存完善,文字与图画皆清晰可读。
世界书局仿原样印制,以新线装精装方式,完整呈现珍本秘的清晰样貌,限量出版。
《神器谱》收录於郑政铎所辑《
玄览堂丛书》,《玄览堂丛书》所收版本多为珍本笈。其中《神器谱》作者
赵士祯为
火绳枪研究专家,所著《神器谱》对明清时期火绳枪的研制和使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神器谱》郑振铎《玄览堂丛书》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明抄本。此书成於
万历二十六年,当年进呈并刊刻。前冠「进器疏」,并有
王延世序,末附自跋,正文分「原铳」、「图式样」、「打放架势」、「神器杂说」四个部分。明刊本合作一卷,《
千顷堂书目》分作四卷,
孙诒让因而疑
赵姓「别有认定足本」。恐未必然,盖《书目》按上述四个部分,析作四卷。
「进器疏」力陈枪炮之利;「原铳」略叙
火器渊源及其本人得铳之原由;「图式样」是「噜密铳」、「西洋铳」、「掣电铳」和「迅雷铳」的构造图,包括总装图、部件图、附件图及其简要的文字说明;「打放架势」是使用步枪的各个动作的图示,附有文字说明;「神器杂说」计31条,分别介绍各种枪型的性能、优缺点、制造工艺、使用方法,以及
发射药生产等等。
赵士,字常吉,号後湖,温州乐清人,生於明嘉靖三十二年(一五五三),卒於明万历三十九年(一六一一),其祖
赵性鲁,工於诗词、书法,官至大理寺右丞寺副,曾参与修订《
大明会典》。赵士桢幼受祖父薰陶,亦善书法,早年游於京师不得志,後偶书所作诗於扇上,宦官持之入宫,得明宗赏识,以布衣召入
文华殿,初为鸿胪寺
主簿,十八年後始晋升为
中书舍人。
赵士桢自幼生长於海滨,少经倭患,深受其苦,故而留心军事及
火器,多番向抗倭名将
胡宗宪、
戚继光部属请教,归结出彼长我短之处在於「倭之长技在铳,锋刀未交,心胆已怯」,认识到火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於是「一意讲求神器,欲期边吏御敌,凭藉势焰,先挫凶锋,然後易於接战。」著意於火器访求,并与林芳声、杨鉴、叶子高等人日夕讲究,反覆印证,研制出多种各具特色的火器,之後又将研究成果撰写成《神器谱》、《续神器谱》、《神器谱或问》、《防虏车铳议》、《倭情屯田议》等著作进呈神宗,请求「恩准制造」,以充将士装备。而其作《神器谱》等卷更是将
火器的理论与实际制作、使用,科学化的呈现,对後世的火器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