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顺生(1967年—),中国台湾文字学家,专注于甲骨文的研究和教学。他在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该校中国文学系专任副教授、进修推广部华语文教学硕士学位学程副教授。他的学术专长和主要研究课题包括甲骨文、文字字形演变、中国文字学、
字库塔文化以及电影《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研究。
主要成就
施顺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甲骨文和文字字形演变等领域。他的硕士论文《甲骨文异体字研究》和博士论文《甲骨文字形体演变规律之研究》都是在这个领域的重要贡献。
此外,他还在《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包括《释 、长二字》《古文字形体演变规律──「框廓、填实、线条化」的探讨》《从诗歌的可唱性论新诗和流行歌曲的发展》等。他还对敬字亭文化、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施顺生在教学方面也有显著成果。他开设了甲骨文课程,并为提升大学基础教育计划编了《甲骨学概论》讲义。
个人著作
《甲骨文异体字研究》(硕士论文;自印本;1992年6月)
《释 、长二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第三期,1995年7月,页269-294。
《甲骨文字形体演变规律之研究》(博士论文;自印本;1998年6月)
《甲骨文异字同形之探讨》,国立花莲师范学院语教系编《第十三届全国暨两岸中国文字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市:万卷楼,91年〔2002年〕4月初版),页101-116。
《古文字形体演变规律──「框廓、填实、线条化」的探讨》,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第八期,2003年3月,页37-46。
《从诗歌的可唱性论新诗和流行歌曲的发展》,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第九期,2004年3月,页147-161。
《台湾敬字亭初探》,许锬辉教授七秩祝寿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许锬辉教授七秩祝寿论文集》,
台北市:万卷楼,2004年9月初版,页443-469。
《甲骨文口形偏旁之探讨》,《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第十二期,2006年4月,页19-53。
《台湾敬字惜纸文化之探讨》,
闽南师范大学闽台文化研究所主办《闽台文化交流》2007年第3期,2007年9月,页30-41。
《台湾地区敬字亭称谓之探讨》,《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第十五期,2007年10月,页117-168。
《从古文字认识汉字之美》,《国文天地》第23卷第7期,2007年12月,页28-36。
《台湾的敬字亭与文笔亭》,漳州师范学院闽台文化研究所主办《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4期,2008年12月,页98-102。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性探讨》,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华语文教学研究所暨财团法人海华文教基金会主办「发皇华语‧涵咏文学──中国文学暨华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2009年3月20日,
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修订後刊登於《发皇华语.涵咏文学──中国文学暨华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性探讨》,《发皇华语.涵咏文学──中国文学暨华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
文津出版社,2009年12月初版,页445-474。
《台湾宜兰陈姓鉴湖堂及登瀛书院惜字亭》,
闽南师范大学闽台文化研究所主办《闽台文化交流》2010年第2期,2010年06月,页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