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伦塔
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历史遗迹
贝伦塔(英文名:Belem Tower),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部,距离市中心约6千米处的特茹河畔,是当年葡萄牙扼守里斯本门户的军事要塞。1514年,为纪念和颂扬开辟好望角航线的达·伽马的丰功伟绩,以及防护特茹河,葡萄牙当局建造了这座塔式建筑
贝伦塔原本有五层,1807年被西班牙人毁掉了上面的两层,之后又重建,在首层有旧时的大炮和炮台。贝伦塔是很多航海家远征的出发点,19世纪改建后的贝伦塔,塔身保留着中世纪的风格,比原先要窄了许多,加建四个带有拱顶的房间。贝伦塔的底层贮藏室曾被改造成地牢,作为囚禁犯人的监狱。
1960年,为纪念航海王子恩里克逝世500周年,在离贝伦塔不远处修建了一座航海纪念碑。1983年,贝伦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遗产目录》。
简介
贝伦塔(英语:BelemTower,葡萄牙语:Torre de Belém)是一座五层防御工事,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贝伦区。
它建于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时期的1514年到1520年间,用来防御位于贝伦区的港口,以及附近的里斯本的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
贝伦塔,矗立于特茹河北岸,是贝伦岸边两座名塔之一。
此塔不仅是见证葡萄牙曾经辉煌的历史遗迹,也是里斯本最上游客镜头的一个风景点。
这是一座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古城堡,是 葡萄牙有名的地标,也是里斯本的象征,它见证了里斯本昔日曾有过的辉煌。
如今它已被辟为博物馆,首层还陈设有当年的火炮和炮台。
贝伦塔看尽了世间的凄凉。贝伦塔建于1500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虽名为塔,但是它更像一座小型的堡,镇守在河岸边。
整个塔身全部用大理石打造,底部原为储藏室,后用来关押囚犯。
每当涨潮时分,顶部的塔楼如浮在河面上,漂浮不定,美若仙境。
贝伦塔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耸立在特茹河畔,建于16世纪初,是当年扼守里斯本门户的军事要塞。
贝伦塔是海盗式冒险航海的见证,是葡萄牙帝国地理大发现的起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其外形像一座碉堡,全都用石灰岩建造,是里斯本无数纪念碑中最华丽、最优雅的建筑。
地理位置
贝伦塔,矗立于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特茹河北岸。坐落在特茹河入海 口北岸的7个山丘上,有“七丘城”之称。
面积82.88平方公里。濒临大西洋,是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
里斯本葡萄牙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南京总统府、共和国议会、总理府、外交部和国防部等重要政府机构均设在滨河的帝国广场。
商业广场一带是古代皇宫。由于里斯本处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上,城内多为低建筑,但20世纪以来,也有不少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城中最高点为圣乔治城堡,城垛巍峨,墙厚且坚,城顶高矗着圣乔治王子的塑像,保留着400年前的炮台,堡内用藤萝装设了一个大餐厅,一个精致的动植园。
被称为里斯本露天博物馆的圣若热城堡,游人如织。
另外,有建于1147年的罗马—哥特式建筑,弗洛拉的圣文森教堂。有葡萄牙皇室先王祠的奥古斯丁修道院。卡马尔教堂保持着最初面目。
市郊多点缀着别墅、村舍、葡萄园、花园、公园和林地,更是一派明媚多姿的南国风光。里斯本大学建于1290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学府之一。
此外还有高等技术学院,音乐、艺术等学院。市内交通以汽车和地铁为主,距城7.2公里处有国际机场。
西郊大西洋沿岸有海滨浴场,是葡著名的旅游区。里斯本(Lisbon)是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和葡萄牙最大的海港城市,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
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53.5万(1999年)。里斯本北面为辛特拉山。葡萄牙最大的河流特茹河流经城市南部注入大西洋。
受大西洋暖流影响,里斯本气候良好,冬不结冰,夏不炎热。一二月份平均气温为8℃,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为26℃。
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舒适宜人。里斯本在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定居。1147年,葡萄牙第一代国王阿方索一世夺取了里斯本
1245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公元前为腓尼基人始建。13世纪成为葡萄牙首都。
1755年全城三分之二毁于大地震,重建后的新城呈格子状布局。城市日益扩大,兴盛时为西欧大西洋沿岸各地与地中海区域间及东西方贸易的枢纽。
战略要地,为葡萄牙海空军事基地,并有国际军事设施。
历史由来
贝伦塔是为了守卫古司和入口、阻止敌人入侵建造的,是那个时代的象征。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葡萄牙里斯本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海港。当时有必要建造一些防御工事来防卫里斯本和它的港口。葡萄牙帝国国王若昂二世(Joo II )最早提出一个防御计划。贝伦塔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贝伦塔的建造也为了纪念里斯本的主保圣徒,圣文森特(St. Vincent)。弗朗西斯科·德·阿鲁达(Francisco de Arruda)被任命为贝伦防御工事总建筑师。他以前在北非建造过许多防御工事,颇有名气。贝伦塔的建造始于1514年,由皇家工程大臣迪奥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主管,当时他也负责附近的里斯本的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的建造。贝伦塔在1520年完工,一年以后加斯帕·德·派瓦(Gaspar de Paiva)被任命该塔的第一任长官。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早在15世纪末,里斯本已成为欧洲海洋探险中心。人们建造了贝伦塔,它是在原来的“格兰德诺”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来的“格兰德诺”遗址曾经遭受过火灾,因而,这次用
石头代替了木制结构。
贝伦塔
贝伦塔就像耸立在美国纽约入港处的自由女神像一样,耸立在里斯本港口的它成为了葡萄牙的象征。在1983年,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站在高高的贝伦塔上,似乎看到 了诸多航海家前仆后继的大胆探险——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南美洲达·伽马打开欧洲与印度的通商之门,斐迪南·麦哲伦则以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的”真理。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航海的先驱者以生命和顽强的意志来探索人类之秘。伦塔就像耸立在美国纽约入港处的自由女神像一样,成为葡萄牙的象征。
离发现者纪念碑不远处,我们看到了里斯本的地标,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贝伦塔(Torre de Belem)。这座建在岸边水上的塔除了是昔日葡萄牙作为防守敌人的地方,也是当年航海家们扬帆出海之处。越过铁桥,走进了白色古堡型的贝伦塔,看见塔内有着多台火炮对着窗外,底层还有个上了锁的地下室。塔内部的窗户,圆梯,柱子及外部的设计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站在贝伦塔顶上,眼前原本该是景色宜人的太加斯河(Rio Tejo)。可惜的是,到访的这一天却遇见了大雾,没能目睹到漂亮的景色,令人遗憾。
建筑风格
在贝伦塔的建筑风格上很容易看出弗朗西斯科·德·阿鲁达的作用,他大量使用了摩尔人阿拉伯人的艺术元素,比如说岗亭顶端的胡椒粉盒形状的炮台。
为了显示出国王的声威,塔上装饰了许多曼努埃尔式的象征物,比如说厚的石绳环绕塔身,点缀石结、浑天仪或是耶稣十字和一些其他的动植物元素。其中一座石雕犀牛相当引人注目,它在岗亭的底座上,显示了葡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绩。
建筑结构
贝伦塔被分为两部分:塔身,内部有四个有拱顶的房间;壁垒,有着许多炮台。
壁垒
走过悬索桥,穿过大门,就可以看到壁垒的内部。墙上共有16个炮位可以安装火炮以御敌。地板中间高,边缘低,这样有助于保护大炮,也可以快速的排干积水。在屋顶的中央有个哥特式的矩形天窗,用作壁垒的通风口,以便大炮开火的硝烟能快速散去。在壁垒的地板下面有一些储藏室,最大的一间可以从北面的楼梯到达。这些储藏室一开始被用来放补给品,后来变成地牢。在入口的右边有一座陡峭的楼梯通向壁垒顶部的平台。在多边形的平台的角上有六座岗亭,每座都有一扇瞭望窗和胡椒盒形状的屋顶。在平台的中央有一圈栏杆,围着下面的天井。在1580年开始的增建工程试图使贝伦塔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更多人,但这些增加的部分不久就被毁坏,贝伦塔回到了原先的样子。在栏杆的南面有一座胜利圣母像(Nossa Senhora do Bom Sucesso),也被称之为葡萄处女(Virgem das Uvas)。
塔身
塔的正面朝南,入口在壁垒平台上。塔的朝南面上有着极好的石雕。在第二层的阳台上有用lace装饰的楣和栏杆,在上面有一个巨大的曼努埃尔一世国王之盾(Royal 地盾 of King Manuel I)。这个用皇家符号和曼努埃尔式的元素装饰的正面,被16世纪的旅行者和水手称赞。沿右侧的楼梯走上去,就进入塔中的第一个房间,被称之为长官的房间。那里有个八角形开口的水箱,用来贮藏雨水。房间的顶是用生石灰涂抹的。在东北角和西北角又通向岗亭的入口。左侧有一段螺旋梯,通向上层其他的房间。房间的名字可能来源于这是原来长官办公的地方。1521年,加斯帕·德· 派瓦在这里办公,行使管理和审判的权利。沿螺旋梯向上可以到达第二个房间,被称之为国王的房间。这间房间通向南面的阳台,那里地板上有8个圆孔,可以让防守者往下扔石头和沸油。上面的第三间房间被称之为观众的房间。这有两扇大窗,它们之间有个壁炉。最上的一个房间被称之为小礼拜堂,有着扇形的拱状天花板,装饰着曼努埃尔式的象征物,这间房间总体来说相当朴素。
用途
随着时间流逝,贝伦塔失去了它建造时的主要用途,防守特茹河(Tag us River)边上的港口。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它被用作海关,电报站,甚至是灯塔。利用贮藏室被改造成的地牢,它也曾被用作为监狱。随着时间的流逝,该塔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造。其中19世纪,改造达到了顶峰:塔本身保留了中世纪的风格,只不过要窄得多,且有四个拱顶的房间;而堡垒经改建,更加现代化,包括在原来放置火炮的地方设置了匹配物。之后,随着新堡垒的建设,贝伦塔已经失去了它当初作为特茹河防护地的作用。据说,罪越重的犯人,就被关在越底层。当潮涨的时候,底层的犯人就会被淹死。
参考资料
Torre de Belém.www.visitportugal.com.2024-03-22
目录
概述
简介
地理位置
历史由来
贝伦塔
建筑风格
建筑结构
壁垒
塔身
用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