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二中
福建的三级达标中学
德化二中全称福建省德化县第二中学,创办于1925年,地处泉州市德化县戴云山南麓,位于上涌盆地中心坂,地势平坦,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她素有“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和“守纪、好学、求实、成才”的校风,是西半片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普通完全中学,也是西半片唯一的一所福建省三级达标中学。
学校发展
德化二中创办迄今已有80年的历史。
她走过了浔北初级中学――尚养农业职业学校――尚养农校高农部――德化第二中学――上涌中学――德化第二中学这创办、复办、合并、发展的艰难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
1924年陈子明、赖雄西、蒋明章、郑天崇、陈衡义、林德清等倡办中学,筹措资金,在上涌中心坂建筑校舍,校舍落成后,即先设立浔北小学,招收高小学生,为浔北初级中学输送生源,1925年正式成立私立浔北初级中学,附设浔北高小班,并报经省教育厅核准立案。是年招收初中新生38人,聘请上涌桂林村留日学生赖雄西返乡任校长。当时,学校占地4亩,四周筑有围墙,有土木结构楼4座,厨房、膳厅各1座。其间连续办学至1933年,1933年底至1944年春,由于地方匪乱及自然灾害,办学资金无法筹集,学校停办。
1944年冬里人陈庆南发起创办私立尚养农业职业学校,并把自己的田园及山地计二千余亩价值三千万元(旧币)作为办学的首创资金,本地的一些国民党党、政、军的领导也加入发起,学校附近的桂阳乡捐租百余担,赤水双阳捐资十万多元赞助,并由前私立浔北初级中学校董会将前浔北初中校舍赠尚养农校做校舍,于1945年秋季又增招生一班,生数达80多名。是年恰好是抗战结束的前夕,晋江中学、德化师范相继迁回原校校址续办,本地的学生除就读尚养农校初农部外,学生要就读初中十分不便,后召集校董会共同商讨决定,将初农改为尚养初级中学,内分设尚养初农农职科,并呈报省教育厅,省厅于46年6月批准,于46年秋季增招初中学生一班,全校合计有三个班。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规模逐渐扩大,添建了部分校舍,增开运动场,种植了一些农作物,当时经费,除初农部由私人及各保赠献立账外,又得到葛岭乡每年增加干稻谷四十担,同时前浔北初中校董会把该校园1934年被土匪张雄南推毁的沦为公产的校租(第年一百多担)底册捐增给学校,并呈报省厅批准,将其校租作为改办初中的经费,初中部的经费每年实得一百六十多担,经费有所宽裕,1947年筹备办尚养农校高农部,经省厅批准允许于1948年创办招生。当时修建校园是靠组织学生勤工的办法,每到劳作日,学生就到溪滩上搬运沙石,到曾坂挑生石灰,到后宅砍木材和孟宗竹等等。学生们各尽其力,劳动情绪高涨,但是当时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极为有限(临解放校租捐租无法正常收回),所以学校长期发展不起来,招收五届的高农学生,毕业生不到20人。1952年秋经晋江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将尚养农校高农部和泉州私立民生职业学校合并成立晋江地区农业学校,部分的专业课教师和大部分高农部学生也随图书、仪器迁到新校,把原尚养农校改名为德化第二中学,定 12月5日为校庆日。
德化二中成立后,政府从各地抽调一批干部和教师到校工作,对历史遗留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开始着手新建一些校舍, 52―60年春每年均招收初中学生,60年秋办普通高中,后因师资等条件的限制,62年高中部拼入德化一中,德三中(现赤水中学)初中部拼入二中,70年改名为德化上涌中学,71年又恢复了高中招生,83年10月恢复德化第二中学的名称。91年7月又因师资和生源短缺县政府决定德化二中高中部新生寄班德化一中高中部(二中高中建制保留)。因县人大的倡议和政府的支持,96年秋恢复二中高中部招生。
之后五年,各级领导热切关怀,校领导与教师团结一致,全体师生同心协力,努力推进学校发展的进程。二中先后被评为泉州市文明学校(1997年),德化县绿化美化工作先进单位(1999-2000年度),县文明学校(2002-2004年度),书法美术创作基地(2003年),并于2001年步入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的行列,2011年9月再度因为生源短缺问题高中部停止招生。
从这所学校毕业的莘莘学子遍布全国各地,遍及各行各业,在大江南北为祖国的发展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校园设施
现校园占地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共9座;水泥篮球场3个,独立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300米环形跑道1个,60米以上直跑道1个;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每个实验室配有1个仪器室,音乐、美术、卫生室各1间;多媒体电化教室1间,语音室和计算机室各2间;图书馆藏书66000多册,配有8间阅览室;并建成校园网,实现了校校通。在校学生2487人,42个教学班,教职工132人,其中本科学历55人。学校教研风气浓厚,教师撰写的论文在省、市、县有关刊物发表上百篇,教学成绩逐年提高,如95年中考成绩获全县第一名,2004年高考有87人上本科线,2005年有69人上本科线,学生在省、市、县学科竞赛均获过奖。
历届校长
目录
概述
学校发展
校园设施
历届校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