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第河(
俄语:Уда́),原属中国,目前是一条位于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斯塔诺夫山脉(即外兴安岭)东部的河流,全长457公里,向东注入
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湾,平均流量800立方米每秒,流域全面积6.13万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村庄有丘米坎、雷巴尔卡、托罗姆、安特坎等。乌第河以南待议地区南自索仑河北的两河
分水岭,北至乌第河,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乌第河历史上曾属于
中原地区。金属蒲与路,元属开元路,明永乐五年(1407)曾于此置
兀的河卫,属奴儿干都司。十七世纪后期,沙俄多次入侵乌第河地区。
康熙二十八年(1689),《
尼布楚条约》将此河以南、外兴安岭以北定为待议地区。后被
俄罗斯帝国侵占。
17世纪中叶,沙俄
哥萨克骑兵侵略
黑龙江省流域。
康熙帝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两国订立《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惟界于
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始能定之。”此处成为“待议地区”。
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两国订立的《恰克图条约》第七条重申《
尼布楚条约》“暂行存放”之规定,强调俄国人不得占据“待议地区”。
乌第河,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作
兀的河、乌地河、乌达河、乌特河,发源于外兴安岭。
唐朝历属师州、
平卢、室韦都督府管辖。
辽朝属
东京道管辖,
金朝属上京路,为兀的改人(胡里改人)聚居地。乌第河即因兀的改人而得名。
《
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乌第河待议地区范围,长期以来未得到人们的注意,大多数现代地图将范围界定在乌第河与南外兴安岭之间。但刘远图先生《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对《中俄尼布楚条约》所谓“乌第河待议地区”做系统考证,乌第河待议地区终于为学术界所知。《尼布楚条约》明确将北诺斯山与南支之间北到
北冰洋、东到
白令海峡,包括
堪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广阔疆域定为待议地区。实际上,外兴安岭(当时称诺斯山)东段分为南北两个分脉,北向为主脉,南向朝东者为支脉,当时将北向主脉延伸到今
楚科奇半岛东端的角称为诺斯角。见右图。
1690年清将领
巴海曾带兵巡视外兴安岭和
勒拿河以南地区,并到
雅库茨克即俄东西伯利亚统治中心见戈罗文(《
尼布楚条约》俄代表),面告其勒拿河与乌第河地区为大清国土,勿骚扰滋事。《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二三十年里,俄国人在此地区小心翼翼,17世纪末18世纪初
比利时人托马斯绘制的鞑地图,清楚表明勒拿河与今外兴安岭南支间东至大海的地区列为未定地区。
当代
历史学专著及历史地图多将范围界定在乌第河与位于其南部的外兴安岭之间。学者刘远图在《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中则认为,外兴安岭可分为南北两支(即北诺斯山与南支),《
尼布楚条约》的拉丁文本确定的待议地区,是指北诺斯山与南支之间的广阔区域。针对刘远图的观点,学者
吕一燃持反对观点,他认为刘远图对条约文本及《皇清地理图》等资料存在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