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喜
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
杨元喜,1956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姜堰区梁徐街道双墩村,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大地测量专业,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大地测量专业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杨元喜,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专业硕士学位后,开始留校当助教、讲师。1991年,其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研究所获大地测量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杨元喜获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资助。1996年1月至1997年10月,其在德国Bonn大学做Humboldt研究学者。1998年,杨元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后,开始从事大地测量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动态大地测量及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理论。2000年,其主持完成了“2000中国GPS大地控制网”建设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二期工程。2007年,杨元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12月27日,其研究的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2017年9月,杨元喜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之院士报告会上作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专题报告。2021年2月,杨元喜做客《中国经济大讲堂》,深度解读北斗系统为何是国之重器。
杨元喜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与卫星导航技术研究,为中国导航定位授时体系建设及应用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截至2024年,其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入选2021、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斯坦福);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7项;2011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20年获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杨元喜,1956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姜堰区梁徐街道双墩村。1974年,高中毕业后的杨元喜回乡务农,不久便应征入伍,随部队赴新疆参加高原测绘会战。1977年,其考入郑州测绘学院,并于1984年考上该校的硕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87年,杨元喜在郑州测绘学院留校当助教、讲师。次年,其进入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其担任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副教授,并于1992年任教授。此后曾在美国得州大学空间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杨元喜获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资助。1996年1月至1997年10月,其在德国Bonn大学做Humboldt研究学者。
1998年,杨元喜获得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成为郑州测绘学院首位获得该项资助的人。随后,该资助和相应的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杨元喜先后建立了2套较完整的大地测量学理论体系。“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构建了IGG3等价权、双因子等价权、抗差贝叶斯估计、抗差拟合推估、抗差方差分量估计等模型和算法。建立了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该理论兼容了最小二乘平差、抗差平差、动态滤波、抗差滤波等;构建了3种误差学习统计量、4种自适应因子和最优自适应因子。这些理论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大量引用,并在多项国家重大测绘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2000年,杨元喜主持完成了“2000中国GPS大地控制网”建设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二期工程,结束了中国大地控制网不统一以及坐标系统不统一的历史,统一了中国大地测量学基准,建立了2000中国大地坐标框架。三个层次的坐标框架点的精度分别达到3毫米、3厘米和3分米。
2007年,杨元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7月1日起,其研究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中国正式启用。2011年,其系列成果总结成“大地测量质量控制理论与系统”,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后,杨元喜开始将重点转向“北斗”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其研究的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2013年2月,杨元喜入选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界委员名单。次年,其申报的课题“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与应用”衍生的成果“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与系统”,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6年9月,杨元喜应邀访问兰州大学,并作《国防生素质教育》专题报告。2017年9月,其参加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之院士报告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专题报告。2018年1月,杨元喜入选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界委员名单。2020年9月18日,杨元喜获得2019年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基金会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2021年2月,杨元喜做客《中国经济大讲堂》,深度解读北斗系统为何是国之重器。同年8月28日,其与张桂梅等人一起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三季。
科研成就
杨元喜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与卫星导航领域研究工作,建立了北斗系统对全球PNT用户的贡献率模型,提出了北斗系统兼容互操作理论框架和北斗坐标系更新策略,构建了北斗三频信号最优组合模型,创建了自适应自主定轨、定时模型和算法,搭建了综合PNT和弹性PNT理论框架,为中国导航定位授时体系建设及应用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使中国国家大地控制网及相应坐标系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截至2024年,杨元喜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入选2021、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斯坦福)。
人才培养
2016年9月,杨元喜应邀访问兰州大学,并作《国防生素质教育》专题报告。
2017年9月,杨元喜参加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之院士报告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专题报告。
人物作品
期刊论文
书籍作品
综艺节目
社会任职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从战士成长为院士,杨元喜始终以报国强军为己任,一心向党、信念坚定,多次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投身中国急需的卫星导航技术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评)
杨元喜始终保持党员严实本色,恪守军队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品格,担任国家和军队多个评委会负责人,从不接受“公关”“运作”,多次把送钱送礼要求照顾人员赶出门外;身为学科带头人,敢于放手让年轻人挑大梁,经常把成绩和荣誉主动让给他们。(中国共产党新闻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科研成就
人才培养
人物作品
期刊论文
书籍作品
综艺节目
社会任职
所获荣誉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