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背
月球背部的简称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由于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都是27.3天,所以几十亿年来,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人们只能看到月貌的59%,它的背面形态如何就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千古哑谜。
月背初探
直到1959年10月,苏联的“月球三号”探测器拍得了月背的第一张照片,才是人类看到了月背的概貌。但是随着观测的深入,今天的月背之谜比过去的更多,更复杂了。这主要是月背与月球正面的显著差异,令人迷惑不解。
月背结构
月球背面与正面的最大差异是它的大陆性。在总共30来个月球“海洋”、和“湖”、“沼”、“湾”等凹陷结构中,90%以上都在正面,约占正半球面积的一半。月背上完整的“海”只有两个,仅占背半球面积的不足10%,月背其余90%多的地方都是山地,山地的分布呈现出几个巨大的同心圆结构,地形严重凹凸不平,起伏悬殊,这种地势是正面所没有的。
月背发现
另一怪事是月球的最长半径和最短半径都在月背。一般天文学书上说月球直径3476公里或半径1738公里,都是指平均值。实际上,月球半径最大处比平均半径长4公里,最小处比平均半径短5公里,而且都在月背。
月球正、背之差的又一表现是月瘤都集中在正面。月瘤也叫月质量瘤,是月球表面重力比较大的地方,科学家们估计,在这些地方的月面一下集中着比较多的高密度物质。此外,月球上还有些地方重力分布小于正常值。奇怪的是,月瘤所在的正异常区和重力偏小的反异常区都在正面,而且发现了多处,月背上却一处也没有。
月背之谜
为什么会造成月球正面与背面这些显著的差异呢?科学界有种种不同见解。有人认为,当地球运转到太阳与月亮中间,月亮上便发生了日全食(在地球上却是月全食),日全食会形成月正面巨大温差,一次又一次温度骤变造成了正背面的差别。但这些解释都不大令人信服。多数人认为,应该从月球自身的结构和运动来说明月背之谜。
我国在2008年发射了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传回的大量图片有助于人类更好的研究月背之谜。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月背初探
月背结构
月背发现
月背之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