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全集》一套20卷、700余万字、完整呈现费孝通思想遗产。这部
社会学、
人类学、
民族学的“百科全书”,是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受费老唯一的女儿费宗惠委托推出的。
1999年至2003年间,
群言出版社曾先后出版《费孝通文集》十六卷,费老亲自审定了全部文稿,并在文集的前十卷出版时撰写《文集前言》,对自己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写作过程作了扼要说明。2005年,费老故去,学界痛失泰斗。最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受费老家人委托,在《费孝通文集》基础上,增收书信、诗词和部分散失的文章,并校正原文集个别纰漏之处,推出七百万余言的《费孝通全集》,将费老一生的学术研究,以及从实求知的宝贵思想遗产完整地保留下来。
据该书编辑王占英介绍,《全集》收录了作者从1924—2004年八十年间至今能收集到的全部著作,时间跨度长、内容极其丰富。前十七卷为学术论文,第十八、十九卷为译著,第二十卷为书信、诗词。所收作品除对个别排印上的错失予以纠正外,其余“一律存旧”。
出生于1910年的费孝通,师从
吴文藻、史绿国、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等国内外知名学者,饱喝洋墨水,却一头扎进“乡土中国”,毕生“行行重行行”,探索“认识中国从而改变中国”的路径,当过国家领导人,却始终自认为“老来依然一书生”。“脚踏实地、胸怀全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既是费孝通一生学术追求的自我概括,也是费孝通学术思想的高度总结,始终围绕中国现实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
1935年夏天,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生费孝通和新婚妻子
王同惠女士一同到广西瑶山去研究当地瑶民的生活。不料那年冬天在深山中遭遇不幸,王同惠女士未获生回,费孝通也负重伤,在广州医院养病直至次年春天。这期间,他整理亡妻遗稿,写成了《花蓝瑶社会组织》。夏天时,费孝通回到自己家乡调查了一个村子,秋天到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学习,期间整理材料,写成《
江村经济》(又名《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此书是费孝通的博士论文,其导师
英国杰出
人类学者布·马林诺斯基亲自作序,写道:“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江村经济》于1939年在英国出版,之后的几十年间多次再版重印,成为中国社会学者和国外对中国感兴趣的社会学者的必读书。
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以《小城镇大问题》在全国掀起了大办乡镇企业的风暴;他关于区域经济的构想,为我国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等大经济区域协作提供了理论助力;他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民族观。他提出的“文化自觉”论,是构建众美交融、和谐共处的全球社会的全新理念,该理论是中国学者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社会学家徐平表示,由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奥古斯特·孔德于19世纪上半叶创立的“社会学”,清末随“西学东渐”而进入我国,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也在中国大地扎根,一改数千年来以“混沌”为主要特征的文人思维。
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百余年,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几度盛衰,近年重现青茏。这期间,费孝通先生无疑是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