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之战
宋嘉熙二年宋军与蒙古军的战争
庐州之战,是宋嘉熙二年(蒙古孛儿只斤·窝阔台十年,1238年),在宋元战争窝阔台攻宋之战中,宋淮西制置副使兼转运使、知庐州杜杲守庐州,击败蒙古军大规模进攻的一次作战。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城邑防御战的典型战例,宋将杜守城谋划有方,善于用兵,屡挫蒙古军,取得守城的胜利。蒙古军则缺乏攻城经验,屡战屡败。
战役背景
宋嘉熙二年(蒙古窝阔台汗十年,1238年),窝阔台攻宋之东路军攻打安丰军失败后,未能停止其对宋朝的侵略企图。蒙古军在失败后积极准备下一轮战斗,制造了大量攻城器具。嘉熙二年九月,蒙古马步军都元帅察罕号称八十万大军再次向淮南西路发起进攻,围攻庐州。蒙古军计划在攻克合肥市后,在巢湖造船,以便渡过长江,深入南宋腹地。
战况战果
知庐州杜杲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守城经验,积极备战。他事先已制作了千百间串楼,列于岸,以二三尺围的栗枣槐木作竖木,入土五六尺,高一丈有余,上施横木,中设箭窗,下缭以羊马墙,每楼可御三炮。蒙古军在城外筑起了长达六十里的土城围攻庐州,并建造了高台超过串楼,以图制高点压制城内。杜杲指挥守军以油灌草,焚烧蒙古军的高台,并在串楼内立雁翅七层,放置炮火轰击蒙古军的高台,一炮击中蒙古将领,使敌军惊骇。杜杲乘胜出击,宋将赵时哽率领地方武装五百人赴援,蒙古军死伤惨重。此外,杜杲还派遣舟师及精锐守卫淮河要点,并派遣吕文德、聂斌伏精锐于要害之地,成功阻挡了蒙古军的归路。察罕见庐州屡攻不克,转而东进,先后攻陷滁州市万户张柔鼻中飞石;至天长市,遭知招信军余截击;攻泗州时,被城周濠水所阻,激战多时未能攻克。察罕见战事不利,最终选择北撤。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战役背景
战况战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