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侵略下之中国》是由
漆树芬撰写的专著,旨在运用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探讨
帝国主义对中国实施的经济侵略问题。该书最初命名为《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中国》,后更名为现名并于1925年在上海出版。
漆树芬,字南薰,四川人,早期参与同盟会活动。1915年前往
日本留学,在
京都大学经济科接受教育,师从
河上肇博士。1925年春季毕业后返回
上海市,在上海法政大学任教。
漆树芬在其书中明确表示,
马克思主义是他撰写此书的基础。他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将学术理论应用于解决
中原地区的经济问题。《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编总论和第二编各论。总论部分深入剖析了
资本主义和
帝国主义的经济特性以及它们向外扩张的必然性。
漆树芬引用了
卡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来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的社会两极分化和生产过剩现象。他认为,资本家向外寻找市场和投资地点不仅是理论上的必然,也是实践上的必需。对于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漆树芬详细阐述了列宁的观点,并将其视为最具有价值的学说。然而,他也提到了其他学者如
卡尔·考茨基和
希法亭的研究成果,尽管这些观点有时与
列宁主义相悖。漆树芬通过分析
帝国主义国家与
中原地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揭示了中国近代条约史实际上是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
各论部分则具体讨论了帝国主义在商埠、交通和国际投资方面对中国的影响。
漆树芬强调,外国在中国建立商埠是为了扩大贸易,而控制海关则是关键所在。他提出,为了促进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必须收回海关的税收和管理权力。在交通领域,漆树芬详尽描述了中国航运业和铁路主权的丧失情况,并指出铁路是列强获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
势力范围的主要工具,最终目标是实现殖民统治。他建议通过偿还铁路贷款和修改或废除相关条约的方式来收回权益。在国际投资方面,漆树芬认识到这是由于
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过剩所致。他批判了借贷资本利息的概念,并指出这并非借贷资本自身的产物。
漆树芬详细回顾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历史,揭露了其侵略性和破坏性。尽管如此,他并未
完全否定使用外资的可能性,而是提出了条件,如低息、非政治性的贷款可用于生产。对于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行为,漆树芬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漆树芬认为,反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根本方法在于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他提倡团结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弱小民族,共同对抗这个共同敌人,并在国内推行革命。《经济侵略下之中国》的出版填补了此前没有专门研究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的著作的空白。该书受到了当时中国进步青年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广受欢迎的畅销书籍。截至1929年,《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已经发行了第六版,显示了它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