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面墙用于风化严重或易风化的软质岩、较破碎的挖方段和坡面易受侵蚀或有小型塌的土质边坡,
坡度不陡于1:0.5。这种防护方式可有效的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可降低边坡开挖高度,减少边坡挖方数量,节省造价,还有利于路容路貌整齐美观。护面墙有实体护面墙、窗孔式护面墙、拱式护面墙等。
简介
为了覆盖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岩石的挖方边坡,免受大气因素影响而修建的墙,称为护面墙。护面墙多用于易风化的云母
片岩、绿泥片岩、泥质
页岩、
千枚岩及其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石和较破碎的岩石地段,以防止继
续风化。护面墙可以有效地防止边坡冲刷,防止滑动型、流动型及落石型边坡崩坍,是上边坡最常见的一种防护型式。护面墙除自重外,不担负其他
荷载,亦不承受墙后的压力,因此护面墙所防护的挖方边坡陡度应符合极限稳定边坡的要求。护面墙有实体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式护面墙及肋式护面墙等。实体护面墙用于一般土质及破碎岩石边坡;孔窗式用于
坡度缓于1:0.75的边坡,孔窗内可采用捶面(坡面干燥时)或
干砌片石;拱式护面墙用于边坡下部岩层较完整而需要防护上部边坡者或通过个别软弱地段寸;边坡岩层较完整且坡度较陡时可采用肋式护墙。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
为增强护面墙的稳定性,在护面墙较高时应分级砌筑,视断面上
基岩的好坏,每6~10米高作为一级,并在墙顶设≥1米的平台;墙背每4~6米高设一耳墙,耳墙宽0.5~1米。
护面墙顶部应用原土夯实或铺砌,以免边坡水流冲刷,渗入墙后引起破坏。修筑护面墙前,对所防护的边坡应清除松动岩石、松散
土层。对风化迅速的岩层如云母岩、绿泥
片岩等边坡,清挖出新鲜岩面后,应立即修筑护面墙。
类型
实体式
实体护面墙用于一般用于土质及破碎岩石边坡防护的第一台,墙高单级一般不超过10m,墙面坡率、墙背坡率、顶宽、底宽、耳墙宽视边坡土质和墙高而定。当边坡高度超过10m时,应设平台,分级砌筑。平台内侧设截水沟进行坡面排水,截水沟采用M7.5
浆砌片石,厚30cm,底宽40cm。护面墙每10m为一段,中间设置
伸缩缝,缝宽2cm,内填
沥青防水边。
实体护面墙是在既有设计坡面上增设防护,背坡为1:n =1:(0 .25 ~ 0 .75),胸坡取1:m=1:(0.1~0.75);沿墙高和纵向设置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梅花型布设,间距2~3m,泄水孔孔径为10cm,泄水孔后设置砂夹
砾石或
卵石过滤层;护面墙基础埋深按设计要求的
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处理情况确定,埋深一般不少于1m;护面墙石料
抗压强度不少于30MPa,采用M7.5 或M10
砂浆砌筑;设置碎落台的边坡需在碎落台设置排水沟和碎落台防护,每隔20m~50m设置排水急流槽,护面墙高度超过6m的设置1.0m宽防滑平台。
实体护面墙全部采用浆砌片、
块石结构(如图2所示)。
窗孔式
窗孔式护面墙防护的边坡不应陡于1∶0.75,窗孔内可采用
干砌片石、植草等辅助防护措施。窗孔形状通常为半圆拱形,圆拱直径1.25m,高2~3m,宽2.5m。窗孔间护面墙宽80~90cm,相邻两排窗孔间距为1m。护面墙每10m长设一道
伸缩缝和
沉降缝,缝宽2cm,缝内填
沥青防水边。
窗孔式护面墙和拱式护面墙一般采用混凝土、
片石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材料做框格
BOBBIN,框格内采用植物防护或其它辅助防护措施(捶面或干砌片石),这种防护形式能有效地防止
路基边破在坡面水冲刷下形成冲沟。防止坡体滑塌特别是针对残积-坡积层形成的边坡具有良好地防护作用,能稳定边坡,在第四段边坡防护中应用后效果十分明显。窗孔护面墙形式主要有:人字形、
菱形及方形等。
适用条件:边坡比为1:0.5~1:1.5,一般边坡比为1:0.75~1:1.25 效果更佳;护面肋或肋拱可采用C20混凝土、C15
片石混凝土、MU7.5
浆砌片石;框架尺寸为10m×(10m~15m),格梁尺寸为1.0m×(0.4m~1.0m),框架内设拱肋,形式为人字形或拱形;根据边坡实际情况在框架肋梁内,设置加固
锚杆,锚杆间距2.0m,长3.0m~5.0m;在框架肋梁柱上设置急流槽与周围排水系统贯通,间距为20m~50m,加强坡面的排水。
拱式
拱式护面墙与窗孔式护面墙的一部分性质相同。当拱跨较小时(2-3m),拱圈可采用M10
水泥砂浆浆砌
块石,拱高视边坡下面完整岩层高度而定。拱跨较大时(5.0m以上),可采用混凝土拱圈,拱圈厚度根据供上护面墙高度而定。拱式护面墙用于下部岩石较完整而需要防护上部边坡者。
锚索地梁间式
预应力锚索地梁间护面墙防护的边坡不应陡于1:0.5,每级坡高不大于10m。
浆砌片石护面墙采用与锚索地梁等厚的浆砌片石满铺。浆砌片石护面墙墙背处距地面2.0m起,每级边坡设置两道耳墙,耳墙宽0.5~1.0m。坡高超过10m应设置边坡平台,分级防护。平台宽度为2~3m,平台内侧设尺寸为40cm×40cm的截水沟。
应用
在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的防护设施中,护面墙是上边坡采用较多的防护形式,而且多是实体护面墙,一般根据边坡的高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及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采取半防护或全防护措施。在半防护措施中,有时采用坡脚护面墙,由于
路堑的开挖,改变了空气的流向,在路堑内形成旋转
气流,雨雪天气,该气流携带着雨雪对坡脚的冲刷破坏能力最大,同时汽车高速行驶溅起的雨雪水也直接冲刷坡脚;自然
降水自坡顶沿坡面向下流,流至坡脚时,速度最大,冲刷最严重,因此在坡脚处设置矮墙是最起码的防护措施。从另一方面讲,在坡脚设置护面墙还起到诱导行车视线的作用。对于土质边坡,技术、经济条件允许时,还可以搞绿化,种植一些
藤本植物,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