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教育委员会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被首批确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它以物理海洋国家重点学科和海洋气象
山东省重点学科以及海洋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高度重视和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实验室以物理海洋国家重点学科和海洋气象山东省重点学科以及海洋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高度重视和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实验室现有人员5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学者2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实验室拥有物理海洋、
气象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应用海洋学等博士点,设有海洋科学、
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通过设立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项目,与国内外各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术团队的科研水平与创新实力。
实验室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物理海洋、气象学等学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海洋环流
动力学(下设近海环流与物质运输,大洋环流动力学,极区海洋动力过程三个单元),海洋波动与混合(下设海浪与小尺度海气,海洋内波与混合两个单元),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下设大洋环流动力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海洋与气候系统模式三个单元)。
近年来,实验室围绕主要科研方向开展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显著,在国内外海洋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期主持有国家“973”计划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项、“863”计划重大课题10余项、科技支撑计划3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等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来实验室在Nature、Nature
地球科学、Nature Climate Chang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Journal of Climat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国际海洋与气候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海洋仪器海上试验与作业基础平台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并有多项成果及发明获得省部级奖励、国家或省部级发明专利。
实验室拥有大型风-浪-流水槽、内波水槽、旋转水槽、SGI
超级计算机和
大型计算机集群等大型设备以及一大批先进的外海和室内观测仪器,同时也是
中国海洋大学3500吨“东方红2号”综合科学考察船的主要用户。围绕实验室的学科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实验室正在推进海上观测平台,室内试验平台,数值模拟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努力构建实验室的共享资源主体,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源平台和技术支持。实验室通过开放课题基金和对外承接室内实验工作等形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