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松,男,1962年6月29日出生于
重庆市。他毕业于广岛大学,拥有研究生学历。现任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文学和中日
比较文学。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2年-1988年在
四川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任教,助教。
1996年在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任教,讲师。
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任教,担任副教授。
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任教,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项目
1.独自承担国家教委项目“日本私小说研究”;
2.参加“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世界的发展”(国家重大项目)和“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国别研究”(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任《日本卷》子课题负责人(已经完成)
3.参加“
日本现代文论”(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任“
后现代主义文论”子课题负责人
4.独自承担“日本战后雅俗文学流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07-10
5.2007年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
论文
1 《〈明暗〉中“爱”的结构》《广岛大学教育学部纪要》(日本)第2部41号,1992年3月
2 《漱石的〈文学论〉——关于增加改写的意义》《广岛大学教育学部纪要》(日本)第2部42号,1993年 3月
3 《“幻象”的生成——从汉文学的角度看漱石初期作品》《广岛大学日语学科纪要》(
日本)第4号,1993年3月
4《漱石文学中的“金钱”》《广岛大学日语学科纪要》(日本),第5号,1994年3月
5《〈坑夫〉论——作为方法的“无性格论”》《国文学考》(日本)第146号,1995年6月
6《漱石的“文学”——与英国文学的相遇》《广岛大学教育学部纪要》(日本)第2部44号,1995年3月
7 《〈文学评论〉的性质——与斯蒂文〈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和社会〉比较》《广岛大学日语学科纪要》(
日本)第6号,1996年3月
8 《〈文学论〉——文学语言与自我的追求》《国文学 解释与鉴赏》至文堂(日本),1997年6月
9 《不同的叙述、不同的世界——漱石晚期三部曲》《广岛大学日语学科纪要》(日本)第7号,1997年3月
10 《李伯元和前本经国美谈新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全文转载)
11《晚清对日本政治小说的接受》,日本学中心《
日本学研究》8期,1999年
12《近代报刊与日本政治小说的传播》《
东方丛刊》,1999年第3期
13《文体的选择与创造——梁启超的小说翻译文体对晚清翻译界的影响》《国外文学》,1999年第1期
14《析\u003c十五小豪杰\u003e的“豪杰译”》《
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3期(人大资料全文转载)
15《漱石前期三部曲的叙事结构及其审美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专刊,2000年4月
16《提高文学修养,培养研究能力》,《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1期
17《告白,虚构,写实——重新评价〈棉被〉在日本文学史上的意义》《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1期
18《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与日本近现代文学全集》《
日本学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19《漱石的〈路边草〉〈明暗〉》,日本学中心《日本学研究》10期,2001年4月
20《改革课程设置培养研究能力》《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
21《调整课程结构,培养研究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论文集》,2002年1月
22《中国的日本文学史述评》《日本语言文化论集3》,
北京出版社和
文津出版社,2002年3月
23《夏目漱石文学在中国的研究》《俄罗斯文艺 专刊》,2002年8月
24《新感觉文学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翻译与接受——文体与思想》《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2期
25《漱石的“小说结构论”》,日本学中心《
日本学研究》11期,2002年4月
26《刘呐鸥的新感觉小说:翻译与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3期(人大资料全文转载)
27《从“帝国文学”到“地方文学”——论夏目漱石文学观的形成》,《国外文学》2003年4期
28《培养21世纪的新型日语人才》,
周流溪编《外语教学新探》,华人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作者
29《川端康成与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2期
30《夏目漱石与超自然物》《
日本学研究》14号,2004年12月
31《“杂种文化论”与多元文明史观》《
中华读书报》2005年3月23日
32《港台以及国外大学日语专业本科教育—“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能力·素质培养”— 》,
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编《日语教学与日本学研究论丛》辑2,2005年9月,
民族出版社33《“对于语言美是什么”——吉本隆明文艺理论述评》《
俄罗斯文艺》(核心刊物)2005年3期
34《“转向”与本土化——日本文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3期
35《藏原惟人文艺理论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专刊》2005年12月
36《三浦勉与日本当代文艺理论的“语言论转向”》《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2期,57-62
37《大众文学的“欲望表达”与艺术性》《俄罗斯文艺》(核心刊物)2006年2期,70-74
38《关于中国大学的“好教师”“好授课”研究》《国际行为研究》(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ehavioral Studies)(
日本)2006年3月,第二作者,28-39
39《平林初之辅的侦探小说论》《第六回松本清张研究奖励事业研究报告》,北九州市立松本清张纪念馆编辑发行(日本),2006年1月,23-33
40《毛泽东文艺理论在日本的接受》《
文艺研究》(核心刊物),2006年第8期(人大资料全文转载),22-27
41《文学与文学批评的“政治性”》,
北京大学语言文化大学系编《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第六辑,
学苑出版社,2006年10月,207-231
42《消费社会转型中“村上现象”》《读书》2006年11月,63-71
43《跨越式批判——柄谷行人的文艺理论及其批评活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2期,48-53
44《“藏原理论”与中国左翼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3期,111-134
45《“国民”“国家”建构与亚洲想象》《
文艺研究》2007年3期,119-125
46《“直译文体”的汉语要素与书写的自觉—论横光利一的新感觉文体》《
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3期,146-153(人大资料全文转载《
外国文学研究》08年2期)
47《试析三木清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北研学刊》第4号,2007年12月111-117
48《2007年日本文学研究现状——兼谈学术规范问题》《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1期,72-77
49《转换期的大学授课——以北京市A大学日文系为个案》,上原麻子编《高等教育研究丛书94 中国学生的上课观·教师观—以国内学生和留日学生为对象—》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2008年3月
50《“福本主义”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编《日语教学与日本学研究论丛》辑3,
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
51《福本和夫的“唯物辩证法”与中国的“革命文学”——《文化批判》杂志及其周边》,
王中忱等主编《
东亚人文》,三联出版社2008年10月
52《日本大众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的重构》《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1期,58-64
合著
1.金慕箴主编《日语拟声拟态副词词典》
商务印书馆,2007年3月
2.《漱石的新世纪》(山田有策、内田道雄),
京学艺大学日语日本文学研究讲座编《架起亚洲桥梁的日本近代文学》,2008年3月
3.《东亚的推理小说》(大井田义彰、李修京),东京学艺大学日语日本文学研究讲座编《架起亚洲桥梁的日本近代文学》,2008年3月
获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