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卓镇
江苏省句容市辖镇
原大卓镇得名于“大卓”庙,1934年始置大卓乡,1958年至1982年称大卓人民公社,1983年至2000年称大卓乡,2000年撤乡设镇。江苏省句容市大卓镇位于句容市市郊,东连镇江市,北靠南京,上海—霍尔果斯公路、104国道近在咫尺,距宁沪高速公路句容道口7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32公里、上海市208公里,距镇江新生圩港35公里,处于苏南经济板块和上海——苏锡常——南京经济辐射区内。
经济
工业经济
原大卓镇工业,在合作社时期,全镇仅有一家铁木竹手工业合作社,共有工人50多人。
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办起了农具厂、水泥厂、砖瓦厂等企业。
1978年全镇工业产值只有256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乡镇工业有所发展,继而办起了锅炉厂、化工厂、服装厂、粘土矿等乡办企业。
1985年全乡工业产值726万元。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为经济快速发展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一批新型企业脱颖而出。
1993年首先对句容市第四水泥厂进行了复苏,使原年产水泥5万吨面临倒闭的老企业,通过技改和扩能,建成了年产10万吨的生产线。
1995年新办了镇江金桥钢管有限责任公司、飞龙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庆江机器厂句容塔机分厂、华鹏建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内联企业。锅炉厂从挫折中顽强崛起,1995年一举扭亏增盈,继而又开发了蒸压釜、燃气燃油锅炉项目。
1996年又创办了气动机械厂、冷焊机械厂、银鹏水泥厂
1997年至1998年,按照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能售不股、能股不租、能租不包和鼓励企业法定代表人一次买断企业”的原则,积极推行企业改制工作,对一批企业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改制。先后组建的以句容银鹏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江苏银鹏集团和以句容市锅炉容器厂为龙头的镇江金卓机械集团,一度成为镇工业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支柱企业,其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十分明显,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赏。
自2000年首次引进总投资2600万美元的句容都茂自行车有限公司台商独资企业以来,先后共引进了宏兴自行车车料有限公司、永盛工艺礼品有限公司等7家外资企业。
2002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6亿元,工业销售收入5.71亿元,两税收入612万元。农业结构调整主线突出,桃业、奶业齐头并进,成为全镇农业产业的两大支柱。水蜜桃种植已初具规模,目前有3500亩优质桃园,并且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
到2002年底,全镇共协议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105万美元。共有私营企业17家,个体工商户191户。商贸、交通、休闲娱乐、建筑等三产服务业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有中小学6所,医院1家;自来水普及率100%,电话突破6000门;有线电视用户1387户。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乡镇”和“电话小康镇”。
2004年,全镇合同利用外资508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45万美元。以句容都茂自行车有限公司、句容宏兴自行车车料有限公司和句容钜鸣自行车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自行车产业集群,已使原大卓镇成为镇江市乃至江苏省名副其实的自行车产业重镇。
至2005年,工业经济在“双轮驱动”战略的大力实施下,新批办外资企业项目12家,民营企业22家,个体工商户80户,完成工业产值9.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2亿元,利税总额5600万元,分别比1995年的3.8亿元、3.05亿元和450万元,增长157.89%、201.63%和1144.44%。
农业经济
原大卓镇致力于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从1995年以来,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改造农田387公顷,农业综合开发513公顷,复垦土地147公顷,改造塘坝5万立方米以上的有28座,兴建小型水库3座。
2005年,完成吴岗村人畜饮用水改造、云塘解巷桥危桥改造、北山水库西干渠大卓段5.6公里长的整治和投资50多万元的集镇防洪工程及投入100多万元的千亩桃园节水灌溉工程等。2004年,又争取了一个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210公顷和两个省级土地整理项目67公顷,各级投入资金达560多万元,为进一步改善镇农田耕作水平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遇和帮助,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在种植业方面,紧紧围绕“减少粮食生产面积,扩种经济作物”种植。大力发展优质喜米生产和饲用玉米生产,以及双低油菜,每年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8个~10个,推广面积达98%以上。在畜禽方面,大力发展良种猪、牛、羊等优良品种,积极推广优质牧草种植。
在林果茶水产方面
大力扩种优质高产水蜜桃、葡萄、茶叶和优质水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1999年大卓水蜜桃获得江苏省水果质量评比金奖。在抓好传统农业生产的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同时,积极推广实施农业栽培、无公害生产等与优良新品种相配套的先进实用种养技术以及贮运、保鲜、包装、营销等技术。
1998年组建了大卓桃园合作社,发展桃园面积400公顷,从业农户达250多户,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
2003年,注册了“大卓牌”水蜜桃,获得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建成以桃园合作社为主体的万亩桃园无公害生产核心基地200公顷。
镇农机站和农技站联合推广的“省工、节本、高效”的水稻旱直播技术面积达107公顷,亩产量超过移栽水稻80多公斤,平均亩增产16%以上。镇农机站还投入30多万元建设年贮藏能力80吨的冷库一座,提高了果品的保鲜质量。对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工作,全镇每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0多期,参训人达1500人次以上。发放技术资料2000多份,全镇已有80多人通过培训拿到了“绿色证书”。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以发展桃业和奶业两大支柱农业产业示范工程建设为龙头,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体系。全镇已形成以水蜜桃、奶牛葡萄、草莓、茶叶及特种水产等主要农业产品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全镇结构调整面积达1300公顷,其中优质桃园400公顷,奶牛850多头,成为镇江市发展桃业和奶业的大镇。
成功引进了一批农业项目,如总投资2800万元的江苏山水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由澳籍客商投资250万美元的句容鑫兴食品有限公司和西岗奶牛公寓化规模养殖等内外资项目。云耕奶站荣获省发改委命名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
农民外出打工不断增加。仅2005年,全镇就有8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力在镇内外、国内外打工创业,占全镇农村总劳力的75%以上,实现了平均每户至少有1人外出打工和获取劳务收入6000多元的外出劳务成果。成为句容市外出劳务人数较多的乡镇之一。
历史沿革
解放前,大卓街上只有几间破庙宇和几间小草房。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公社、供销社、信用社、农具厂、粮管所等单位先后在街上盖起了一些砖瓦平房,逐步形成了集镇雏形。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集镇有所发展,但街道狭小、摊点乱放、经营秩序混乱。
1992年至1993年对集镇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造,共拆迁355户,使集镇街道由原来的5.5米宽扩宽到了20米,新建了农贸市场、土管、邮电、电力、供销和文化中心大楼等,同时新建了一批从事工商业的居民商住楼。
大卓镇集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杂乱无序到环境优美。由于历史原因,大卓镇的集镇条件和集镇形象建管难度很大,但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注重集镇建设与管理上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
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在集镇建设上牢固确立集镇就是形象,抓环境就要抓集镇,抓好集镇就是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集镇面貌大改观、集镇管理上水平”的要求,加强了对集镇建设的资金投入,提升了集镇面貌的新形象。
仅2004年,就投入资金130多万元用于集镇建设,其中投入50多万元修建了过水流量达48立方米/秒的过街涵洞,强化了集镇防洪工程;投入80多万元,实施了集镇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铺设了集镇牙子石1200多米,彩石道板砖4000多平方米,改造路灯20盏,新修缮下水道800米,集镇绿化植树500多株,集镇面积发展到1.6平方公里,集镇居民达900多人。
社会
教育事业
解放初期,原大卓镇仅有两所规模不大的大卓小学和云塘小学,在校学生不足200人。随后又增办了下荫、光里两所完小及北相、包家、居边、城上、后段巷、榨柯头等10多个单班小学。
1958年创办了云塘和下荫两所初级中学。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建大卓中学1所。
20世纪70年代增设了高中,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1999年顺利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乡镇”的验收。
至2005年,全镇共有幼儿园7所、完小2所,与中学合办开设旅游专业的职业高中1所,共有学生2201名,在职教师157名。其中:中学学生1220名,班级27个,教师77名;中心校学生683名,15个班级,53名教师;赵塘小学学生109名,5个班级,13名教师;云塘小学学生189名,6个班级,14名教师。
全镇先后投入教育资金1000多万元,改善了一所中学、一所中心校和两所完小的办学条件,
2004年,中小学教育工作获得句容市镇江市江苏省表彰的奖项达20多项,镇中学中考被市高级中学录取学生20名,录取率位居句容市乡镇中学第三名。镇中心校毕业班统考成绩位居句容市同类小学前三名。
医疗卫生
大卓卫生院于1957年创办,至2005年底,镇卫生院建筑面积3195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04万元,有病床24张,设内、外、妇、儿、皮肤科等科室,配有胃镜室、化验室和B超、心电图及X光机等设备。全镇医务人员69名,8个村级卫生室和一个中心点卫生室全部达到农村甲级卫生室标准。镇卫生院在不断改善医疗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开设特色门诊,强化与工资报酬相挂钩的医疗制度改革等方式和途径,提高了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亏损的镇卫生院,自2003年创造产值300多万元扭亏增盈以来,2004年新增设的心脑血管洗血降脂特色门诊,不仅享誉周边地区,而且创造了极佳的经济效益。
文化广电
大卓镇文化广电事业发展迅速。1996年前,全镇只有有线广播站,固定资产不足10万元。自1996年发展有线电视以来,积极实施有线电视小康镇和达标镇项目。于2004年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小康镇和达标镇目标。2005年全镇已拥有有线电视用户3932户,占应装有线电视用户的62%,位居全市发展速度较快乡镇的前列,拥有固定资产达150多万元。
计划生育
镇计生服务站有4名工作人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1名。硬件设备较为完善,有彩色B超机、红外线检测仪等设备。全镇计划生育工作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连续多年计划生育符合率达100%,期内综合措施率98%以上,并被市计生局考核为计生工作一类乡镇。
城镇工作
2003年获得镇江市首批“平安乡镇”和“无毒社区”的考核验收。在句容市首家成立乡镇社会矛盾调解中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调解中心,配备了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配齐了三名专职工作人员,同时还制定和落实了四项来信来访制度,即领导督办制、信息必报制、信访接办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镇上下建立了周密的治安防范、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配备了24名保安辅警人员,全面完成了句容市政府下达的农村契约化保险式联防保险任务。“平安大卓”创建工作分别以高分通过了句容市、镇江市的考核验收,并被授予平安创建工作有功乡镇称号。
参考资料
镇江市史志办公室.镇江市史志办公室官网.2021-08-05
目录
概述
经济
工业经济
农业经济
历史沿革
社会
教育事业
医疗卫生
文化广电
计划生育
城镇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