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俐侬(1930年3月—1985年1月),女,原名励侬,湖南长沙人,中国湘剧表演艺术家。幼年从父彭菊生学戏,十岁登台献艺。1942年参加中兴湘剧团进行抗日宣传。湖南和平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团(后改为
湖南省湘剧团)。是“戏状元”
老旦萧金祥的徒弟。彭俐侬擅长
青衣,兼工
花旦。她嗓音浑厚圆润,行腔很有特色,尤以
弋阳腔更具功力,自成一家。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与
徐绍清合演高腔剧目《琵琶上路》,获演员
二等奖。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1955年湖南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中主演《拜月记》中之王瑞兰,获演员
一等奖。1956年湖南省湘剧团晋京,在政协礼堂汇报演出《拜月记》,由程潜省长陪同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上台接见。1957年《拜月记》拍摄成电影,为湘剧第一部戏曲艺术片。在“文革”中,彭俐侬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下放
城步苗族自治县,1972年分配到邵阳地区文工团祁剧队任副队长,1973年底回到省湘剧团任副团长,1978年任省艺术学校副校长。曾任第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节联合委员会委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主演《
九件衣》、《江汉渔歌》、《
武松》等新剧目;先后排演了《丰收曲》、《菊花》、《春雷》、《江姐》、《山花颂》等是个剧目;还曾创作、改编《王熙凤与尤二姐》、《
杜十娘》、《二度梅》、《
琵琶记》等剧本。1985年1月16日因病逝世。
彭俐侬的父亲彭菊生是湘剧琴师。彭俐侬幼年随父到剧场学戏,10岁登台演出。12岁时,她到
桂林市参加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后师从艺人萧金梓。
1949年9月,彭俐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领导的洞庭湘剧团。解放后,历任
副校长、
湖南分会副主席等职。
1951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大会,与
徐绍清合作演出湘剧
弋阳腔《琵琶上路》,获二等表演奖。除演出外,还从事艺术教育工作,为湘剧艺术培养人才,其中有
、陈爱珠等。
1955年在
湖南省第二次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扮演《双拜月》中的王瑞兰,获一等表演奖。
彭俐侬的代表剧目有《九件衣》《江汉渔歌》《武松》《丰收曲》《菊花》《春雷》《江姐》《山花颂》《王熙凤与尤二姐》《杜十娘》《二度梅》《琵琶记》《琵琶上路》《拜月记》《白兔记》《打雁回窑》《断桥》等。其中《琵琶上路》获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大会二等表演奖,彭俐侬主演的《拜月记》在1957年摄制成电影,是湘剧的第一部电影戏曲艺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