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连生,男,1956年生,河北人,从部队转业开始,先是成立了英利化妆品贸易公司,之后涉足
太阳能。其是
英利新能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委员会常务委员。1993年,苗连生开始涉足太阳能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并立即确定了将以前的经营型企业向经营生产型转轨的思路。1998年经过对国际光伏形势的多方调研和论证,苗连生成立了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苗连生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以18亿美元的资产排在第30位,成为
河北省首富。在
胡润编制的地区首富榜中,苗连生排在第11位。
个人经历
苗连生从部队转业后,处处寻找商机,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个被他捕捉到的是化妆品市场,所以苗连生优先做好准备,成立了英利化妆品贸易公司。1993年,苗连生开始涉足
太阳能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并立即确定了将以前的经营型企业向经营生产型转轨的思路。1998年经过对国际光伏形势的多方调研和论证,苗连生成立了
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1999年,苗连生带领
英利集团在成功重组后中标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阿坝县太阳能送电到乡的承建权。该项目的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期工程生产线通过了初步设计,总投资约为1.5亿元人民币。 由于项目投资额较大,需要引入更多资本。经过与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的多次谈判,2002年2月,天威集团旗下的
保变电气、英利集团和北京中新立业科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方决定对英利新能源进行增资扩股。增资后的股权比例为天威保变49%、英利集团45%和中新立业6%。根据双方此前的“君子协定”,天威保变不干涉公司的经营,仅以财务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增资后,
英利新能源一期电池项目顺利完工,产能达到3兆瓦。
2004年10月,英利新能源计划启动二期工程,投资金额达到4亿元。为了获得进一步融资,英利新能源出售了其2%的股权给
保变电气,使天威保变的持股比例上升至51%。尽管双方仍约定天威保变不参与管理,但苗连生因此丧失了对英利新能源的法律意义上的绝对控制权。
天威保变的增资推动了英利新能源的迅速成长,使其成为中国
光伏产业的领先企业。然而,这也给后续发展带来了挑战。特别是为了重新获得控股权,苗连生不得不付出巨额资金,并错过了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集中上市的机会。
2006年8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加强了对企业赴海外上市的监管。为了在规定生效前完成公司重组,
英利集团与
保变电气达成协议,英利集团单方面增资2500万元,重新夺回控股权。增资当天,苗连生在
开曼群岛成立了未来的海外上市主体——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经过两轮私募融资,英利绿色能源于2007年6月8日在美国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尽管上市首日股价开盘10.80美元,收盘10.50美元,未能突破发行价,但公司仍成功融资3.19亿美元。苗连生也以14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跻身“胡润百富榜”
河北省首富。 成功的海外融资使
英利新能源的二期和三期扩产工厂顺利完工,到2009年,英利的总产能达到60兆瓦,跃居全国第一位,全球第四位。
个人生活
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于1998年8月18日在保定高新区工商局批准登记注册,注册资本金为500万元。2002年2月23日,上市公司
保变电气(行情 资讯)电气
Inc.、保定英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新立业科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对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协议。根据合作框架协议中股本达到7500万元,股权比例为49%、45%、6%的约定,天威保变出资4475万元,
英利集团增资2900万元,北京中新以
货币出资450万元,重新注册的股本金额为7500万元。根据修改后的公司章程,
英利新能源董事会共设董事席位7名,其中天威保变委派董事4名。2004年1月,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2004年11月1日,经保定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
保变电气收购英利集团所持有天威英利2%股权,收购价格以净资产确定,总价款为156万元。2005年8月,
英利集团收购北京中新立业科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天威英利6%的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天威保变持有其51%的股权,英利集团持有其49%的股权。
人物事件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场,“中国英利”四个中国汉字的亮相,让英利成为家喻户晓的企业。2006年,
德国世界杯,英利为
瓦尔特球场提供了1兆瓦的光伏组件,首次结缘世界杯。2007年开始,
西班牙甲级球队
奥萨苏纳竞技俱乐部的球衣上,便有了“中国英利”的字样。而且苗连生坚持球衣上的LOGO一定要用中文。2010年,凭借“中国元素”和“绿色可再生能源”这两个优势,
英利集团更是成为了南非世界杯上唯一的中国赞助商。世界杯上精彩的64场比赛都将有中国企业、中国元素的加入。2010年7月28日,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u003c商道\u003e栏目推出"借光世界杯",对中国-英利借助世界杯高速发展做深度报道。通过
2010年南非世界杯推广,股票在比赛期间市值增加5亿美元,产品价格提升较大,但是3年内订单已经排满,且还有很多订单需要退单。总裁苗连生表示借助世界杯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获益良多,中国英利的发展将是加速度的。
上市风波
英利集团,作为中国
光伏产业的领头羊,相比于光伏龙头
尚德电力来说,其海外重组上市只能用“坎坷曲折”来形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利绿色能源海外上市的过程,渗透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思路。
英利前生
保定
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于1998年8月18日在保定高新区工商局批准登记注册,注册资本金为500万元。2002年2月23日,上市公司
保变电气(行情 资讯)电气
Inc.、保定英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新立业科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对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协议。根据合作框架协议中股本达到7500万元,股权比例为49%、45%、6%的约定,天威保变出资4475万元,
英利集团增资2900万元,北京中新以
货币出资450万元,重新注册的股本金额为7500万元。根据修改后的公司章程,
英利新能源董事会共设董事席位7名,其中天威保变委派董事4名。2004年1月,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2004年11月1日,经保定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
保变电气收购英利集团所持有天威英利2%股权,收购价格以净资产确定,总价款为156万元。2005年8月,
英利集团收购北京中新立业科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天威英利6%的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天威保变持有其51%的股权,英利集团持有其49%的股权。嫁接上市公司天威保变,为英利能源带来了宝贵的发展资金,使得英利能源能够抓住
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机,迅速成长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但是与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保变的合作为其后期的发展设置了巨大的障碍,特别是出让2%的公司股权给天威保变,使得天威保变成为天威英利的控股股东。为了重新获取控股权,苗连生付出了不可想象的资金成本才得以赎回控股权。
上市时速
2006年6月7日,苗连生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独资的英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英利能源”)。2006年8月7日,在
开曼群岛成立未来海外上市的主体——
英利集团(“绿色能源”)。英利能源以每股一美分的价格认购了5000万普通股,并成为绿色能源的单独股东。苗连生苗连生于2006年中期开始海外重组运作,然而不幸的是:“11号文”、“29号文”和“75号文”,文文相扣,使得英利海外重组不那么顺利。2006年8月9日,英利集团单方面增资,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英利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工商变更完成后,英利集团持有天威英利51%的股权,
保变电气持有49%的股权。对于海外重组,获取控股权是重中之重。2004年11月
英利集团出让2%股权给天威保变,仅仅获得156万元人民币的股权转让款。现如今,为了赎回控股权,所付出的代价是2500万元。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天威保变的投资便增值接近20倍。这一切均因为天威保变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任何股权转让或增资,均不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侵占小股东的利益。苗连生2006年8月25日,英利绿色能源与天威保变达成了中外合资的协议。基于此协议,绿色能源授予
保变电气可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天威保变所持的全部保定
英利新能源的股份转换为绿色能源的相应普通股的权利。当然,天威保变必须在绿色能源完成海外上市,并且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天威保变才可以行权。协议中所设置的行权条件包括:一是绿色能源完成海外上市;二是ADSs(美国存托凭证)所代表的普通股在协议中规定的合格的
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其中包括纽约交易所;三是天威保变在行使普通股购买权之前,必须完成中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所有审批。苗连生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
保变电气需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绿色能源,并且要附上相应的政府批文以及律师意见书。届时,绿色能源有义务必须向天威保变发行相应数量的绿色能源的普通股。并且协议中规定,如果在绿色能源完成上市后的300天内,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保变的换股行为不能够获得中国各部委审批,可以要求绿色能源依照当时公平的市场价值购买天威保变所持有的所有天威
英利集团的股权。2006年8月8日国家六部委颁布“10号文”即将于9月8日生效。对于天威英利来说,时间上已经不允许等待
保变电气去国家各个部门审批后才进行海外重组,当务之急是将天威英利重组到海外。天威保变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针对子公司的分拆上市,必须经过中国证监会、国资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外管局等部门的审批。尽管说政策上对于天威英利的分拆上市没有障碍,但是如果不赶在2006年9月8日之前将公司重组出去,天威保变的海外上市相信十有八九要“流产”。基于此,天威保变与苗连生的海外公司绿色能源签订合资协议,并且在协议中规定天威保变在取得国家相关部委批准之后,也同样可以转换为绿色能源的股份。2006年9月5日,
英利集团将其所持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英利新能源51%的权益以1700万美元价格转让给绿色能源。由此,天威英利成为英利绿色能源的
控股子公司。2006年9月25日,英利能源又以10万美元的代价认购了980万股绿色能源的普通股。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任何跨境的股权交易均需通过现金来完成交易支付,除非获得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管局、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的同意和豁免。但是要想获得几个部门的豁免和同意,不仅耗时、费力,同时是否能够获得批准不可预测。
英利集团作为
内资公司,不能通过非现金增资方式直接获取海外公司绿色能源的股权。因此,英利绿色能源不得不募集1700万美元用于支付从英利集团获得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英利股权的对价。因英利集团所持有天威英利的股权转让发生“10号文”生效之前,即2006年9月8日之前。所以不需要向中国证监会获取任何批文;如果中国证监会需要审批,绿色能源也可以申请豁免。基于此,英利绿色能源的海外上市并无法律障碍。苗连生根据英利绿色能源与
保变电气签订的合资协议,在英利绿色能源完成上市的300天内,天威保变有权按照市场公平的价格通过换股成为英利绿色能源的直接股东;300天之后,天威保变则有权要求绿色能源按照市场公平的价格收购其持有的全部天威
英利集团的股权。至此,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英利的海外重组上市才算真正圆满完成。在天威保变分拆天威英利海外上市的过程中,不断有媒体和中小投资者质疑天威英利的分拆:一方面说是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说是侵占了上市公司中小企业的利益。而事实上是上市公司
保变电气的获利最大。根据天威英利不断增资和注册资本的变化,可以简单计算出国内上市公司天威保变在投资天威英利上所得到的投资回报。按照天威保变的最初投资额4475万元计算,在短短的不到几年的时间里,投资回报巨大。如果按照合资协议中所论述的操作方式使得天威保变实现退出的话,天威保变的投资收益将至少超过24亿元,由此将大大增厚其
每股收益,在今后两到三年之内,天威保变即使不作其他业务,也够旱涝保收了。几经周折的
英利集团,终于走出了泥潭,将于6月初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方法
苗连生英利分拆其一部分股份去海外上市,这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是一个独创。依照海外重组的时间进度:2006年8月25日,保定英利集团和英利绿色能源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006年8月25日,英利绿色能源与
保变电气签订合资协议;2006年10月10日,英利绿色能源与天威保变签订合资的补充协议;2006年11月13日,英利绿色能源与天威保变签订第二次增资补充协议;2006年12月18日,
英利集团绿色能源与天威保变签订第三次增资补充协议。根据国内律师所出具的意见函,主要囊括以下三点:中国证监会的权限超出了此次发行;因英利集团所持有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英利的股权转让发生在“10号文”生效之前,即2006年9月8日之前。所以不需要向中国证监会获取任何批文;如果中国证监会需要审批,英利绿色能源可以申请豁免。基于此,英利绿色能源的海外上市并无法律障碍。苗连生根据英利绿色能源与
保变电气签订的合资协议,在英利绿色能源完成上市的300天内,天威保变有权按照市场公平的价格通过换股成为英利绿色能源的直接股东;300天之后,天威保变则有权要求绿色能源按照市场公平的价格收购其持有的全部天威
英利集团的股权。至此,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英利的海外重组上市才算真正圆满完成。
管理之道
提起管理之道,苗连生是有许多话要说,在他的管理下,英利一步步向国际化大企业发展。
文化铸魂
苗连生在英利每个厂区明显的位置都悬挂着大幅的展板,一幅幅在8S检查出的生产、办公中的不合格项暴露在我们面前,下面还配有文字说明;技术副总经理法国人纳笔的兜里时时揣着数码
照相机,看到哪有员工违规,哪些环节不合理,就拍下来,开会时拿着照片给大家讲,有代表性的就要贴到车间黑板上。在国际光伏行业内,
物流管理是每个企业最为头痛的事情,因为行业内还没有一个成熟规范的物流程序。在新增400兆瓦建设工地旁,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亲自组织工程建设人员用木块缩小成相应比例来模拟项目建成后的30000平方米大型地下物流配送、货物装载、
交通运输等状况。而这只是英利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英利下属的多家企业已全面推广精细化管理,从制度到工艺到流程到服务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为英利的快速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苗连生表示,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第一坚持做正确的事;第二把正确的事坚持持续做好。正是这种信念,支撑英利从黎明前的黑夜走到了阳光灿烂;正是有这种信念支撑,
英利集团才得以从当年3兆瓦的规模,成长为一个在国际新能源领域举足轻重的企业。如今,这句话已经是英利人心底共同坚持的信念。英利是一个开放的企业,时刻敞开胸怀接纳各种文化。在谋求企业更大发展这一基本前提下,来自世界各地的管理、技术精英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如鱼得水般一展身手。同时,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融合他人先进的文化,为我所用,把英利真正建成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热心公益
苗连生在英利,从不讲究论资排辈。车间主任大都在30岁左右,技术骨干全部在30岁以内,整个企业充满了朝气。多年来,
英利集团建立了一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一切从有利于企业发展出发,真正做到“以管理留人,以事业留心”。英利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不惟学历、讲求能力”,正是这样的技术管理路线促进了大批生产一线人员开动脑筋,参与到技术研发工作中去,并涌现出一大批的“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英利特别重视培养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职工团队。每年都派近百名员工到国外接受培训。2003年被派往欧美等国学技术的员工,后来被称为“
黄埔区一期学员”,如今大部分已经成了车间主任、工程师等骨干力量。企业长年高薪聘用国际知名专家到企业交流指导。如今的
英利集团有着一支国际化的管理团队。来自
韩国的首席运营官,来自
澳大利亚的
CTO,来自国际一流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官、战略官等等,英利汇聚了全球各路精英,以海纳百川的理念和开放的胸怀,容纳不同的文化,发挥所长,共同成就英利事业。在慈善事业上,英利一次次慷慨解囊,几年来已经为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