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坊,可机械制作,也可人工制作。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是一种以黄豆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鲜嫩可口的食品。数百年来,本地人做豆腐、卖豆腐、吃豆腐,形成了以“
豆腐饭”、“煨豆腐”等为代表的极具闽中特色的豆腐美食文化。
豆腐古时名称很多,有“菽乳”、“黎祁”、“小宰羊”,宋代以后,才统称豆腐。只有潮汕人习惯把一般意义上的豆腐称作“
豆腐干(官)”,而真正的“豆干”却称之为“香腐”。
潮州话“干”、“官”同音,因此在
潮汕地区,豆腐除了可以佐餐外,还有广泛的民俗用途,祭祀大典离不了豆腐,新婚吉庆离不了豆腐,儿童入学第一天也要吃豆腐加青葱,说是吃了就会读书聪明,长大能做官。起初在潮汕从事豆腐业的大都是客家人,尤以
大埔县、
丰顺县人为多,有潮谚云:格(或客)仔豆干无划过痕,其原来意思是说客家师傅在分割豆腐时手很准,没有贬义。因为潮汕豆腐跟别的地方不一样,一板豆腐一百多格,每格寸把见方,卖时要划得准才不会割得七零八碎。到了近现代,潮汕人也学会了这项技术。
潮汕豆腐的衍生产品有很多,最出名的有姑苏香腐、南姜白贡腐和
南乳。姑苏香腐以潮州下东平路老君堂的最出名,为什么名叫姑苏香腐?据说乃
清代江苏吴县道士所传。南姜白贡腐为樟林一归侨首创,在老华侨中也享有盛誉。红
腐乳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在
潮汕地区以
普宁市最出名,因普宁最出名的是
黄豆酱,而腐乳的好坏跟豆酱有直接关系。
以前磨大豆用
杵磨,浆细腻,不发热,但劳动强度大,现代社会基本上改用机器,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也明显提高,但做出来的豆腐口感却差多了。所以,到现今有的豆腐坊又回归到“石磨时代”,而且打出广告:“小石磨生产”。
豆腐是小本经营,场地不大,既是工场、门市,又是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雇伙计的作坊,吃同桌,住同屋,把伙计当成
家庭成员来看待,少有严格的拜师授艺的规矩。好多豆腐作坊其实是夫妻店。
以前小学课本有一课《磨豆腐》:呼噜噜,呼噜噜,半夜起来磨豆腐。磨豆腐是一件很辛苦的营生,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炎夏酷暑,人家正睡得香甜时,在被窝里打呼噜,而开豆腐坊的两夫妻,却要披衣起来呼噜噜双推磨。天气越冷,越要提早起来“浸豆”,因为大豆要在水中浸泡到一定程度才能磨出更多的豆浆。豆腐做好后,男的就要挑起豆腐担子,沿街叫卖豆腐,女的先把工场收拾清洗,清洗完毕天也快大亮了,她就打开铺窗,工场成了门市,坐在铺前卖豆腐。
先把豆子洗净,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九十至一百一十
摄氏度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
盐卤、
石膏及葡萄糖酸内三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
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
硫酸钙,葡萄糖酸内酯是以淀粉为原料转化而成的。
用盐卤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氯化镁15克,用温水化开即可点浆。用石膏点卤的话先要将石膏焙烧至刚刚过心为止,然后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
凝结成
豆腐花。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要掌握好量,一般为一斤豆要用0.6两
石膏为最佳比例。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些。用葡萄糖酸内酯点浆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10克即可,且融化葡萄糖酸内酯的水温不应超过40度。
若要进一步将豆腐花制成豆腐,则在豆腐花凝结的约20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
实木板,压10至20分钟,即成
水豆腐。
若要制
豆腐干,则须将
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