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甄审运动是指抗日战争胜利后,
中国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为了争取读书的权利而与国民党当局展开的斗争。这场运动在上海等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学生们提出了“人民无伪!”“学生无伪!”等口号,表达了他们的诉求。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宣布对原沦陷区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学生进行甄审,这些学生被称为“伪学生”。甄审科目包括国文、英文、三民主义等,学生还需要提交相关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这项政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受到威胁的师生群体。
1945年9月26日,
中国国民党政府公布了《收复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甄审办法》,规定对原沦陷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甄审。尽管面对社会舆论和学生的强烈反对,当局在1946年2月发布了《甄审修正办法》,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甄审的核心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师生不得不起身反抗,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反甄审运动在北京、
上海市、
天津市等地逐渐发展起来。上海的学生们提出了一系列口号,如“人民无伪!”“学生无伪!”,并组织了多次请愿活动。
北平市的学生在北平专科以上学校校友联合会的带领下,举行了多次反甄审大会,并发表了公开信。天津的学生更是采取了更为激烈的行动,围攻了当地的教育局。这些努力最终促使
中国国民党当局做出了妥协,允许学生一边上学一边接受甄审。
在天津,反甄审运动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当地的学生和教师对于被污蔑为“伪学生”和“伪教员”感到极为不满。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政府教育局拟定甄审收复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之办法》,要求对沦陷区的教员和青年学生通过考试三民主义、英文、国文、数学、史地、
物理化学六门功课进行甄别,这一措施激起广大青年学生的极大不满。我党根据群众的要求,领导学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甄审运动”,各学校的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骨干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这一斗争中,起到了先锋骨干作用。
天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对这次“反甄审运动”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战后的青岛,政治和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美国国旗取代了
日本国旗,接收官员四处搜刮财富,各种机构和税收制度不断变化。在这个背景下,一份刊登在《青岛公报》头版的甄审令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应。
1945年11月2日,《青岛公报》头版报道了一则“甄审令”,规定所有沦陷区敌伪所设中等学校教职员、学生必须接受甄审。这一命令意味着许多原本就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因为他们可能失去工作机会或无法继续学业。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激发了人们的不满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