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夷墓位于汝州风穴寺山门东侧,又称夷园,背依龙山,面朝黄虎山。墓始筑于唐,原为土冢,唐时墓前植有
柏树。千年后,树高近三丈,一株四人方可合抱,树茎分三枝,故称“三柱香”。另一株需五人合抱,树荫面积百多平方,状如巨伞,故称“一蓬伞”。解放前遭毁。
清代初年,刘希夷墓年久失修,只剩下一个土丘,清雍正七年(1729年),
汝州市文人用青石将刘墓护砌,周围广植
松柏,并立碑刻“唐诗人刘希夷墓”。使刘希夷墓成为汝州一景。
光绪二十四年(1898),州署在墓周用青砖砌成长宽各5米,高2米的透花围墙,临路辟圆券门,门口立雍正十年所刻
碑石。
文革时墓被平,1984年,在张绍文等24位知名人士倡议下,临汝县原人大常委于同年6月14日第22次会议通过,县财政拨专款5万元,于1985年建
毛主席纪念堂厢房各5间,大门一个,门额请张绍文先生书丹“夷园”之名,并刻墓碑一块立于墓前。但因管理不善,5间纪念堂不久被
森林火灾焚毁。
1994年,
风穴寺文管所砌园林式围墙近400米,1998年重建纪念堂5间,又将一对
清代石狮移立门前。 1999年秋,用青石重砌圆形墓冢,高一米,直径为2.9米,象征
刘希夷享年29周岁。
刘希夷墓周围,建有一个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落,看上去像是古建,同行的
汝州市宣传部新闻科长张万强倒很实在,告诉我这“古建”不过20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时,刘希夷墓只剩下一块清代
光绪年间开封人冯承志父子撰文的石碑,旁边还有半块残碑。当时“文化大革命”刚过,国家百废重兴,汝州一些文化人就打算修复墓园。在他们的极力游说下,1985年,当地政府出资修建了现在的墓园。
刘希夷(651——678)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人。三岁丧父,随母在外祖父家长大。他姿容俊美,聪慧天成,与舅舅
宋之问一起读书,
赵构上元二年(675)希夷25岁时,与宋之问、
沈佺期同登
进士。
刘希夷不曾为官,善弹琵琶能歌咏,喜饮酒,落魄不拘长格,好游山寺与僧侣交友,勤奋攻读。认祖归宗回到
汝州市之后,游三峡,咏巫山,履江南,开阔了他的胸襟与视野,酿就了他的诗风和人格。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丽婉转,颇多伤感情调,遂不为时重,原有诗集已佚,只为士大夫所剧赏。
李隆基开元(713——741)年间,孙昱撰《正声集》,收其诗较多,声价渐高,《
全唐诗》今存其诗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