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雅博物馆,位于
河西区,主要陈列近现代枪支和西洋物品、家具。此馆最具特色。古雅含义:风雅古蕴、意志坚定,突破万难成功见大业。主要陈列近现代枪支(这些老枪已全部灌铅,失去使用价值)和西洋家具。在这里可以看到老枪、美式打印机、电话机、咖啡具、洋式各种酒柜、文件柜、电风扇、手电筒、糖缸、洋花瓶、洋式沙发等1300余种文物。此馆最具特色是这里既是一个火锅店,又是一个博物馆。
近代手枪收藏
手枪
是指用于单手射击的小型枪支,可杀伤近距离的敌人。所谓近代手枪,国外武器史学家是指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发明与使用的手枪,本文所称"近代手枪"特指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所制造和使用的手枪。
由于近代手枪缺陷较多及易损坏,且主要为军官所有,古流传于世的不多,天津粤唯鲜集团总裁
张连志先生不惜花费巨资,多方收集了195支近代手枪,并将这些手枪在其旗下"古雅博物馆"中免费向观众展出。社会各界人士高度赞誉这一行为,中国文连副主席、著名作家
冯骥才先生称粤唯鲜集团为"能吃的博物馆"。
手枪的履历
为便与读者更好地了解古雅博物馆收藏的这批近代手枪的历史价值,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手枪的发展历史。
人类最初是将生产工具用于战斗,随着战事频繁,逐渐生产出了专门用于战斗的武器。武器分为冷兵器和
火器两大类。所谓的冷兵器,是指不需要
发射药就可以在战斗中使用的武器,热兵器则反之。火药本意是指能够着火的药,因为制造火药的两种主要的成分是--硝和
硫都是中药材。火药是中国发明的,最早将火药应用于战争的也是中国。根据有资料表明,至迟在唐袁宗
元祐元年(904年),火药就在军队中使用了。
北宋初装护送"私盐"。
咸丰五年(1855年)捻党首领
张乐行在淮河集召集各地捻党首领会盟,推为盟主,将各地捻党统一成
捻军。咸丰七年(1857年)于
太平军陈玉成会攻
霍邱县,接受太平天国领导。此后捻军转战于
河南省、安徽、
江苏省各省,屡败清军,张乐行被太平天国封为沃王。
同治元年(1862年)陈玉成牺牲,张乐行与次年初在安徽蒙城西阳集被俘牺牲。同治三年(1864年),捻军
张宗禹等人与太平天国
赖文光赖文光部会师,推赖文光为首领,整顿军队,多次击败清军,并于次年在山东曹洲高楼寨击杀
清朝的钦差大臣、蒙古
科尔沁区亲王增格林沁。同治五年(1866年),
捻军分为东、西两路活动:赖文光率军转战湖北、河南、安徽、
山东省之间,于同治七年(1868年)在
扬州市牺牲。张宗禹率领西军进入
陕西省,配合回民军作战。后为援助捻军,经
山西省、直隶至山东北部,
同治七年七月(1868年8月)在上东庄平南镇死难。
捻军是
太平军一支重要的友军,长期受太平天国的领导。捻军的装备与太平军初期时基本上是一样,火气很少。由于捻军一直处于流动作战的状况,未发现有关仿造洋枪洋炮的记载,因此,捻军中使用的近代手枪很可能是太平军援助的,且数量很少。现在古雅博物馆中仅发现了一支
捻军使用过的近代手枪。这支近代手枪与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撰的《
中国军事史图集》讲述的完全一样。近代手枪曾在我国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为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必要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希望众多有识之士,学习
张连志先生的爱国情操,投身到保护历史文物的行动中来。
发明了最早的
火器火箭和火球。
南宋赵昀开庆元年(1259年),诞生了最早的能发射"子弹"的管形热兵器--竹制的
突火枪。突火枪的创制,受到后世各国武器史学家的高度重视,公认它是世界上最早自发运用射击原理的管形射击武器,堪称世界各种枪炮的鼻祖。
元朝统治者看到突火枪除了材质不佳之外,其他功效明显优于别种热兵器,决定使用金属材质来制作突火枪,并将命名为"或"。现在
黑龙江省阿城、陕西西安、
内蒙古自治区黑城、北京西安、内蒙古黑城、北京通洲等地都出土了元代火铳。其中
西安市出土的元代火铳全长265毫米,口径23毫米,铳膛长140毫米,重1.78
千克。口端和尾外沿各有一道,连同药室前三道箍、药室后一道箍,共有六到箍,应为加固铳身之用。该铳属于资料中所介绍的"手铳",为手枪之最好。
13世纪时,
发射药的制作技术从中国传至阿拉伯,进而传至
欧洲。欧洲国家利用火药制造出了
火器,最终结束了中时节的贵族统治。正如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指出的那样,"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挡不住市民的
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甲的贵族骑士同归于尽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14世界的欧洲除了发明了明火
长枪之外,还诞生了最早的手枪。这种手枪,为单手发射的手持前装
滑膛枪手枪。所谓的
火门枪,就是在枪膛后端开一火门,通过火门插入一个根火捻并通出枪膛外,当点燃火捻后即可引燃发射
发射药将子弹射出。其射击原理与
突火枪和活铳的射击原理相同。惜缺乏资料,其形状不得而知。
由于火门手枪受天气的影响很大,15世纪
欧洲发明了装有火绳发火机是世界上第一种机械发火装置,它包括带火绳的蛇形杆和扳机。当扣动扳机时,蛇形杆向下,事前点燃的火绳使枪管侧方火药池内的起爆药燃烧。火药池的火焰通过枪膛内的小孔进入膛内,点燃发射药将子弹射出,火绳手枪使用时费时费事,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天气状况,再加上夜间或伏击时使用发光,还会带来危险。17世纪时,欧洲发明了比火绳手枪先进的装有轮发发火机的前装滑膛手枪。
所谓轮发发火机,其工作原理与现代香烟打火机相同,即借助粗糙的边缘转动时与黄铁矿石的摩擦产生火花将枪膛内
发射药点燃从而将子弹发射出去。到了19世纪,
欧洲发明了装有
燧石击发发火机的前装
滑膛枪手枪。燧石击发发火机是一种比火绳发火机和轮发火机更为优秀的点火系统。当扣动扳机时,弹簧机构带动或镰打击燧石产生火花,点燃药池内的火药,进而引燃枪膛呢哦的发射药将子弹射出。
19世纪中叶,欧洲发明了装有火帽击发发火机的前装滑膛手枪。所谓火帽击发发火机,是指能产生火焰用于点燃然发射药或引爆炸药的一种机构。它由机能引发后喷出火焰引燃
发射药,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撞击火帽用于点火,当扣动扳机后,由枪的圆头击针撞击发火,电让发射药后将子弹射出。与此同时,
欧洲有在装有火帽发发火机的前装滑膛手枪的基础上制作出装有火帽击发发火机的前装线膛手枪。后者比前者增大了射程,射击精度也提高了。但是由于前装线膛手枪装子弹很费时间,所以在当时使用并不普遍。19世纪晚期,后装线膛弹仓存弹式现代手枪问世,近代手枪逐渐退出了战场。
此外,近代手枪还有另外一种形制,即左轮手枪,其主要特征是在枪上装有一个转鼓式弹仓,鼓内有数个弹膛。
装有火帽击发发火机的前装滑膛手枪和装有火帽击发发火机的前装线膛手枪曾在英法联军和
洋枪队中使用,后来清军、
太平军与
捻军亦大量使用并仿造,古雅博物馆收藏的近代手枪是这两种手枪,而且以前者为多。
英法联军与洋枪队使用过的手枪
清咸丰六年(1856),英、法两国组成联军,挑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枪炮,在与以冷兵器为主、只装备少量性能底劣的旧式
火器的清军作战时占尽优势,最终于清
咸丰十年(1860年)占领了
天津市和
北京市,洗劫并焚毁了
圆明园。英法联军的残暴行径,遭到了全世界正义人士的强烈拼击,
法国著名作家
维克多·雨果就曾痛斥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咸丰十年(1860年),
太平军在攻破清军
江南大营之后,忠王李秀成统军开辟苏南和
浙江省根据地,兵锋直指
上海市。为保有上海,
清朝提出了"借兵助巢",一面勾结驻扎于上海的英法军队用洋枪炮向太平军进行猛烈轰击,一面允许由
美国流氓
华尔招募外国亡命徒组成"
洋枪队"协助清军共同剿杀太平军。历史上洋枪队有五支,即1860年在上海成军的"华尔洋枪队",(1862年改称"常胜军"由
英国军官戈登担任统领)1862年在浙江成军的"常捷军"(由英国军官勒伯勒东和
德克碑担任统领)1862年在浙江成立的"定胜军"(由英国军官丢乐德克担任统领)1862年由
完颜崇厚在天津组织的"天津洋枪队"(由英国军官薄郎和鲁塞瑞克斯担任统领)。这些洋枪队均由美、英、法、派人来担任统领和各级军官,士兵主要是中国人,装备着洋枪洋炮,对
太平军作战。
古雅博物馆收藏的近代手枪中有数支可判断应为英法联军或
洋枪队中的外国军官所使用,其主要根据就是这几支手枪枪身上刻有外国文字。如其枪柄出有"1170TULLO796"字样,或在其枪柄出刻有"I.R.B.II.B.A"字样,或在其枪柄出刻有"suhi VC.S"字样,在其枪柄出刻有"STHET00R6"字样等等。虽然尚未明白上述外国文字是什么意思,但是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外国人(特别是欧美人)喜欢在佩枪上刻有自己的名字,或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文字。这些近代手枪均为装有火帽击发发火机的前装
滑膛枪手枪(简称"火帽式手枪")他们是西方
殖民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有利证物。
清军使用过的手枪
清代自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后直至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其装备除刀矛弓等冷兵器之外,只佩备了少量的性能低的装有火帽击发发火机的前装滑膛式
长枪,并未发现配备手枪,
太平军起义后,腐败的八旗军与绿营军不堪一击,清廷被迫同意各省创办
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在各地方武装中,最有名的两支军队是
曾国藩的"
湘军"和
李鸿章的"
淮军"。他们认识到西方列强船坚炮硬、武器精良,遂从英、美、法、德等国进口了一大批枪炮,其中就有火帽式手枪。为了作战需要,他们还先后兴办了多家兵工厂仿造西方的武器,规模较大的有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金陵机器局(1865年)、
天津机器制造局(1867年)等等。这些兵工厂中,除了大量生产
长枪、火炮,还有小规模的仿造近代手枪。随着西方技术的不断传入,到了19世纪晚期,我国又仿造出了装有火帽发火机的前装线膛手枪。但应装弹困难,在
清朝中并不普遍,留存稀少。
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十二月十日(1851年1月11日),有
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在
桂平市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军仅用两年时间,横扫江南数省,并在
南京市定都。
太平军初起时,其装备与清军相仿,以冷兵器为主,配备少量的旧式
火器。后在战斗中从清军和
洋枪队手中夺获众多洋枪洋炮,太平军将领逐渐掌握了洋枪洋炮的使用方法,也认识到其优秀功能,成立专门的机构监督制造近代火器,近代手枪是他们仿制的一种武器。因需求少,
太平军仿造的近代手枪并不多,流传下来的很少。太平军仿造的近代手枪亦为火帽式手枪,由于技术和材质的影响,都比较简陋,但枪管较长,其射程应比清军仿造的要远。上述这三支近代的手枪形制与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撰的《
中国军事史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