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坑村位于
衢江区举村乡南部山区,与
大洲镇、
黄坛口乡和
丽水市遂昌县交界,下辖洋坑、鱼丛坑、庙下三个自然村,村域面积10.9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有13289亩,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179户462人,其中
蓝姓畲族80户167人,是江区7个少数民族村之一。
洋坑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洋坑《朱氏宗谱》内容记载,可以判断
明朝洪武年间朱氏祖先(与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朱熹同宗)就已在洋坑定居并修建祠堂。2008年文物普查时在洋坑发现有明代祠堂、草林、古梯田等明清时期文物点12处。
洋坑村茶灯戏,盛于
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年),从
婺源县传入,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据
浙江省艺术研究院专家考证,茶灯戏是宋代延传下来的一种茶文化表演形式,是当时茶农为庆祝茶叶丰收和企盼来年茶叶好收成而组织的欢庆之举。解放初期洋坑茶灯戏知名度相当高,也很活跃,曾经去过
龙游县、江山、
遂昌县等地演出,受到观众好评。
茶灯戏是从民间歌舞向民间小戏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有简单的人物设置和故事情节,但都是小型歌舞剧。该戏表演内容多为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一般由乐队和表演队两部份组成。表演队的主要成员则是当地十来岁的小孩,所以也被称为“小孩演大人戏”。表演时,男女演员均身着彩色服装,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曲调优美动听,富于乡土气息,深受民众喜爱。表演保持茶歌、灯舞和
瑶族长鼓的特点,载歌载舞、清新明快、活泼优美。
茶灯戏是“茶”和“戏”结合的产物,是宋代茶文化流传至今的活标本,也是流传于
衢江区、
遂昌县等地的一种民间区域性戏种。与其它戏曲形式相比,它更具生命力。目前,已排有的茶灯戏有《开茶园》《卖花线》《走广东》等16个曲目。
“喝山节”祭祀活动,追溯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所谓“喝山”,主要是以口语表达为主。“喝”其意为呼喊,其声调互相呼应之意,因喝与护在当地方言中韵母相通,百姓也称之为“护山节”。
“喝山节”的祭祀,可分为公祭、宗祭、家祭、墓祭、重社祭多种。祭祀主要以供奉祖上神明、
山神、先师为主,教育后代要重品行、讲修养,珍惜山林中的一草一木。这一祭祀活动不仅在当地流传了数百年,节俗内涵丰富、生动,充满了人性伦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与智慧之美,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衢州市木偶戏是以
西安市高腔为主要唱腔、衢州方言为主要语言的重要木偶戏流派,主要流传于衢州、
金华市一带,是研究地区民族文化的
活化石,也是地方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对西安高腔、婺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衢州木偶戏盛兴于
清代顺治,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在洋坑村一直有传承。自清代到建国初期,木偶戏在当地知名度一直很高,也很活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文革”期间,木偶戏被作为“四旧”遭到批判,被一度中断。
改革开放后,才重新恢复演出。
木偶戏以提线木偶为主,一般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或
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脚分赤、靴、旦3种,勾牌与关节间有提线。提线一般为16条,做木偶动作需要取舍,合阳线戏基本提线5条,做特技时可增加到30余条。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表演一般为5至6人,前台1至2人,后台3至4人,表演乐器主要有先锋、
二胡、锣、鼓、和笛子等。主要演出剧目有《三国》《水浒》等。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群众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加上学艺辛苦、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衢州木偶戏的传承濒临危机。目前,除
江山市外,只在洋坑村尚有传承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