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惦棐
中国电影评论家
钟惦(1919.10.3—1987.3.20),四川江津(今属重庆市)人,中国电影评论家。中共党员。大专毕业。1919年10月生于江津区,1937年春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后进鲁迅美术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在敌后游击区从事文教宣传工作。后历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教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抗敌剧社美术队干部,文化部艺术局干部,中宣部干部,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影股份艺术中心研究员,电影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理论、美学研究所主任;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3月20日卒于北京;主要从事电影艺术的研究和评论,但对美术,戏剧、文学、音乐也有独到见解,写过不少评论文章和杂文随笔。著名作家阿城是其子。
个人经历
钟惦棐(1919年10月-1987年3月20日),四川省江津几江(今江津区)人,文艺评论家、电影美学理论家;少年时就读重庆市江津中学校初中,因家贫,一年后失学。
1937年3月,参加中共领导的重庆救国会,11月赴延安市,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次年转鲁迅美术学院。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赴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
1948年调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地方局宣传部,次年调文化部筹建艺术局。1950开始写电影评论,逐渐成为有影响的评论家。
1957年因批评当时电影工作的文章《电影的锣鼓》而被打为右派
1979年平反后,调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晚年主编《电影美学》,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宣部电影指导委员会成员、新闻电影制片厂第二总编辑、《文艺报》编委及艺术部主任等。
著名小说家阿城是其子。
人物成就
1950年开始撰写电影评论,此后发表《〈无罪的人〉为什么不是消极影片》、《评〈祝福〉》等多篇文章,形成了观点鲜明、剖析深刻、文笔洒脱的风格。
1956年发表《电影的锣鼓》,引起广泛争论,次年因此而被划为右派分子。
1978年,平反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继续致力于电影评论,发表《电影文学断想》等多篇电影美学论文;1983年和1986年分别出版电影论文集《陆沉集》和《起搏书》。
在此期间,为新时期的电影美学理论呕心沥血,撰写了百多万字的理论、评论和美学论文,开创了中原地区影评一代新风,被誉为中国电影美学的奠基人。
他主编的《电影美学》丛刊,1982年和1984年先后各出版了一册。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有《陆沉集》、《起搏书》、《电影的锣鼓》、《电影策》等。
参考资料
钟惦棐.猫眼电影.2023-12-01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人物成就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