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育(Ecosystem Conservation)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保护和复育手段,维持地球上的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这项工作涉及多个学科的合作,包括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
生态保育是指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单一物种群体单位,乃至数个生物所依存的栖地,至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维护,甚至栖地原住民文化维护的学门。生态保育主要以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结合其他学门的技术,进行对于生态系统的维系。“保育”一词包含了“保护”和“复育”两个方面的含义。保护指的是针对生物物种及其
栖息地的保存与维护,而复育则是针对濒危生物的育种、繁殖与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改良和重建工作。生态保育不仅涉及到人类对于生物行为、食物链乃至整个栖地环境的了解,还关系到人类在环境经营上的模式与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因此,生态保育需要众多的学门参与,如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地理学、物理学、
化学、
土木工程、
经济学、
管理学、公共卫生、
环境科学等。
物种保育包括早期生态学中所针对特定濒危物种(Endangered
物种)保护及复育的工作,以及维护近代保育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中所重视的保护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如濒危动物的圈养、饲育与野放的过程,以及珍稀植物种子与植株的保护、育种等。现代物种保育的概念已不限于濒危动物,而是扩及到各类需要帮助复育的动植物物种。西方物种保育的策略最初始于十九世纪北美限制森林开发与禁止过度捕猎动物的诸项措施,后来逐步将焦点摆放在濒危物种的保护事项。物种保育的概念发展至二十世纪中叶曾成为生态保育的主流策略。其中针对濒危物种的
限制买卖、限制进出口、限制利用与圈养复育等至今仍是各国在生态保育中重要的管理方式。
栖地保育是涵盖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其眼光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物种,而是整体性的保护。栖地保育的重要性在于,生物栖地的破坏不仅会导致特定生物物种的消失,还会造成同一栖地中相关生物的连锁反应。因此,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应该以维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为基础。栖地保育的主要措施包括设立自然保留区,如
美国国家公园的概念,以及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等。
移地保育或迁地保育(Ex Situ Conservation) 是指将生物种原材料在原栖地以外之地区寻找合适的生存环境以进行繁殖并保存。这种做法在二十世纪后期尤为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自然栖地已经遭受破坏。移地保育还包括对于正在严重破坏中的栖地物种进行基因库、种子库与部分族群的收集或收容工作,以及评估后续可迁移这些物种居住的试验区、生态区域等。
环境复育(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针对已受破坏或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重建的工作,以维系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也是环境生态学所重视的科研项目。环境复育特别重视对于一切复育工作中所可能带给生态系统的风险度,包括人类设施干扰的强度,以及复育工作进行中所可能衍生对于其它重要生态资源破坏的可能性等。
国际上从事生态保育的机构众多,包括各国政府合作发起的组织和民间公益筹款所发起的团体。这些机构的关注点各不相同,有些专注于特定族群,如鸟类、
犀牛或昆虫,有些则聚焦于特定生态环境,如湿地或海洋。一些著名的机构包括华盛顿公约组织(CITES)、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FPA)、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
生态保育衍生出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永续生物资源的利用、生态活动与减少干扰生态系统等。永续资源利用的概念迅速扩展到农业与工业方面,如永续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生态活动的推广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还有助于促进观光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如观鸟活动、生态旅游与生态导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