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孚行,又称美孚火油公司,还因该行地处营口河北,故人们俗称之为河北美孚。遗址位于现
营口市。
美孚行当时建筑有办公楼、仓库、宿舍、码头等,还修有围墙,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其中:办公楼座落在院中心,建筑面积190.94平方米,为红漆木制结构二层,东开门,尖顶起脊,铁瓦楞板覆盖,采用外国建筑形式,造型别致同时还高有地下通道直达
辽河沿。该楼于1979年12年3日因用火不慎被烧毁。仓库位于办公楼西北部,建筑面积587.76平方米,座北面南,红砖起脊尖房,铁瓦楞板覆盖,砖木结构,采用磨砖对缝工艺为存放火油桶而建。之后该行购进制桶机器也安装在此库。在办公楼东北角还有宿舍10间,面积186.81平方米,封闭工窄院,南北走向,东西对房,同样是砖木结构,做工精细。在该行院西北部还有一处不十分大的"点火房",因该行经营的是易燃品--
煤油,所以,凡是夜间使用明火均须到此房"点火"以防火灾(当时
河北省没有灯)。在院内西南部还有一座类似"点火房"的建筑,起脊尖项,当时为站岗之用。还有靠美孚行河沿有一处码头,是该行所建,人们称为
美孚码头。码头以美国松方木沿河岸排列夯实和混凝土修建,其主要是停泊
油轮之用。从水路运来火油,先储放在美孚行院内的两个特制的油罐(也有成箱运来),其中大油罐约3000吨,小油罐盛约1000吨,再分别装进小桶内(每桶装油20公斤),燃后装火车运往东北各地。
美孚行由
美国的一对夫妻经营,他们雇用中国人当经理来管理该行事务。该行经营的火油从外国运进,起初所使用的油桶是从英国人在
营口市开设的“亚细亚火油公司”(现在的营口制桶厂址)购进。后来该行购买制造油桶的设备,又招收操作工制造油桶。招收的工人一般是当地青年,每人每天工钱4角,年龄较小的童工每人每天2角。
美孚行一直经营到19世纪30年代初。"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到营口河北将美孚行的房产没收,至此美孚行停业。1941年后由有个叫穆赫春的看护。1948年营口解放,美孚行由
河北区人民政府管理,附近市民住守。50年代后有营口造纸厂、营口制桶厂、市工读学校、市精神病院、市卫生学校等单位先后利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