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坊制
春秋至汉确立的居住管理制度
在中国,城市居住区经历了闾里制、里坊制、街巷制、邻里单位制、社区制5种形态。
里坊制承是中原地区古代主要的城市和乡村规划的基本单位与居住管理制度的复合体。
确立由来
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战国策》)。
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发展概况
汉朝的棋盘式的街道将城市分为大小不同的方格,这是里坊制的最初形态。开始是坊市分离,规格不一。坊四周设墙,中间设十字街,每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关闭坊门。市的四面也设墙,井字形街道将其分为九部分,各市临街设店。到唐朝后期,在如扬州市等商业城市中传统的里坊制遭到破坏。坊市结合,不再设坊墙,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此外夜市也逐渐兴盛。
里坊制的极盛时期,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城遗址开创了一种布局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确立由来
发展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