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声剧团成立于1944年9月,其命名是在上海九星大戏院的一次演出中确定的。剧团的主要成员均为袁雪芬进行越剧改革过程中的合作伙伴。
剧团历史
1944年至1947年
剧团最初在上海的九星、明星大戏院等地演出,由袁雪芬、范瑞娟担任领军人物,其他主要演员包括徐天红、吴小楼、张桂凤、陆锦花、丁赛君、应菊芬、戚雅仙、张云霞等。剧务部拥有编导南薇、韩义、吕仲、成容、陈鹏,舞美设计师幸熙,音乐设计师刘如曾,技术指导郑传鉴,舞台监督萧章,宣传负责人陈文珍(陈疏莲),以及琴师周宝财。剧团首次建立了正规的编导制度,剧务部负责剧目的选择和整个演出活动,而剧场老板则仅限于按照合同分配收入,不得干预艺术事务。剧团强调戏剧是对社会和人生的反映,致力于每两周至四周推出一部新戏,即使表演传统剧目也会进行整理。在此期间,剧团共上演了27个剧目,其中包括《新梁祝哀史》、《绝代艳后》、《忠魂鹃血》、《梅花魂》、《梁红玉》、《洛神》、《凄凉辽宫月》等。1946年,剧团凭借改编自鲁迅作品的《祥林嫂》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同年,周恩来总理观看了该剧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由于袁雪芬的身体原因,剧团在1947年1月暂时解散,随后重组为“东山越艺社”。
1948年至1949年
剧团在大上海电影院重新集结,保持了原有的艺术团队,推出了《珊瑚引》、《月下老人》、《金枝玉叶》和《梁祝哀史》等剧目。其中,《珊瑚引》是由田汉专门为剧团创作的作品,通过古代故事影射当时的政治腐败。此外,剧团还参与了电影《祥林嫂》的制作。
1949年至1950年
剧团在九星大戏院继续演出,袁雪芬组建了新的演出队伍,成员包括魏凤娟、张茵、陈金莲、高剑琳、筱水招、茅胜奎、金艳芳、胡少鹏等。剧务部由中共地下党员刘厚生主持,剧团在这段时间内上演了《万里长城》、《李师师》、《凤求凰》、《白娘子》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剧目。1949年年底,剧团拍摄了16毫米彩色影片《相思树》。
1950年
随着大部分成员加入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雪声剧团正式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