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堂岛
位于青岛市青岛青西新区的岛屿
斋堂岛是位于青岛青西新区,地处琅琊台东南方向的一个岛屿。其地理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5°37′48″,东经119°55′24″。该岛面积0.45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5.2公里。
斋堂岛地质类型较复杂,沉积物的粒级较粗普遍含有贝壳碎屑。斋堂岛全年冬、春少雨,多风;夏季雨量集中,全年平均气温12.2℃。斋堂岛属基岩海岸,东侧壁陡礁多,海底藻类丛生;近岸海底多为岩礁,适于海参、鲍鱼、石花菜生长。
斋堂岛明朝之前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明代以后,岛上始有人居住。2015年,岛上村民集中居住,有居民379户,人口1083人,其中党员21名。2011年8月,斋堂岛村志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该岛拥有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斋堂岛有青龙泉、彩画石、天然钓鱼台、悬崖峭壁、海上日出等多处自然景观,并且有20世纪修建的灯塔、战壕、碉堡和贯穿山南北的军事防空洞等人文景观。
命名
斋堂岛因“始皇登琅琊时,侍从斋戒于此”而得名。清乾隆版《诸城县志》中也有记载:“岛上有古斋堂,为秦始皇侍从斋戒处,故名斋堂岛。
位置境域
斋堂岛位于北纬35°37′48″,东经119°55′24″,属青岛青西新区,处琅琊台东南方向海中。该岛距大陆最近点处约0.7公里,距琅琊港1.2公里,面积0.45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5.2公里。斋堂岛分南岛和北岛,中间由一道狭窄的沙丘连接,也称中岛。
地理特征
气候
斋堂岛全年冬、春少雨,多风;夏季雨量集中,全年平均气温12.2℃。最热月份是8月,月平均气温25.6℃,最冷月是1月,月平均气温-1.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94.9mm,多集中在6-8月,以7月为最多,冬季最少。
地质
斋堂岛地质类型较复杂,沉积物的粒级较粗普遍含有贝壳碎屑,成分混杂。基岩分布在斋堂岛周围的浅水区和西部的斋堂岛的南部的斋堂水道区。砾石是本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种沉积物。它分布在基岩外围和斋堂岛的南部海区,呈扇形展布。砂质砾石和砾石质砂分布在砾石的外围区域基本呈条状展布。粗砂分布面积小,零星分布在岛的东南和西南海区。中粗砂和中砂零星分布在岛的东部,西部也有少量分布中细砂和细砂零星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区域,粘土一粉砂质砂分布面积最小,分布在岛的西部。西测水道因流速较大。在水道中部几乎没有物质沉积,主要是基岩分布,东侧则以砾石和砂砾为主,在东侧的深海区城才出现以中砂为主的物质。
水文
斋堂岛的海水温度以冬季最低,为4.83℃(表层);夏季最高,为27.56℃(表层)26.76℃(底层),年平均15.91℃(表层)15.35℃(底层)。年变幅表层为22.73℃底层为;21.79℃。秋冬季近岸水温低,远岸水温高,春夏季近岸水温高,远岸水温低。等温线与岸线基本平行。春季和夏季上层水温高,下层水温低。水温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降低,出现跃层现象。其它季节水温是垂直均匀的。海水盐度以春季最高,表层31.75,底层31.74。秋季最低,表层29.92,底层29.94。年平均表层30.69,底层30.701。年变幅表层为1.83,底层为1.80。一年四季表、底盐度相差甚微,基本呈垂直均匀分布。
生物多样性
斋堂岛属基岩海岸,东侧壁陡礁多,海底藻类丛生;近岸海底多为岩礁,适于海参、鲍鱼、石花菜生长。
植物
斋堂岛有浮游植物31属74种,其中硅藻类28属68种,甲藻2属5种,金藻1属1种,浮游植物组成以广温广布种占优势。
动物
斋堂岛有浮游动物39种,其中桡足类有16种,糠虾2种、端足类3种、毛腭类1种、浮游幼虫9种,枝角类1种、被囊类1种,另有夜光虫、水母类、鱼卵、仔鱼等。主要种类是中华蜇水蚤、小拟蜇水蚤、强壮箭虫、长尾类幼体、短尾类幼体等。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以暖温带近岸低盐种类为主。
斋堂岛底栖生物;224种,其中多毛类75;种,甲壳类66种,软体动物64种,棘皮动物12种,其它7种。冬季出现的种类最多为143种,夏季最少,为119种。常见种为纽虫、锥唇吻沙蚕、团岛毛刺蟹、目本鳞缘蛇尾、青品文昌鱼等。
自然灾害
影响斋堂岛海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寒潮。热带热旋是造成本区大风及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据台风年鉴记载,1949~1988年的39a间共有39次,平均每年1次,年最多3次。最大的一次出现在1985年8月19日,最大风力11级,阵风12级,最大波高3.0~9.0m。最大增水31~57cm。此次风暴致使24人和4艘船下落不明,造成经济损失约6万余元。寒潮是冬半年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一般出现在9月至次年5月,11月至次年2月最多。寒潮经过的地区,短期内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偏北大风,最低气温可达-13--14℃,最大风力达7~9级。阵风可达10级。
人类活动
明朝之前,斋堂岛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只有沿海一带的渔民和客商在岛上歇脚或暂住几天。明代以后,岛上始有人居住。开始只有石、肖两姓人家。姓石的是从斋堂岛对岸石家村搬来的,他们是岛上最早的居民。后来,又从附近的肖家贡搬来姓肖的人家。
截至2014年,斋堂岛岛上有居民379户,以捕捞和养殖为生。2015年,岛上村民集中居住,有居民379户,人口1083人,其中党员21名。2011年8月,斋堂岛村志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
经济
渔业
斋堂岛岛上居民多从事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生产。海岛盛产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和星鳗鱼、巴鱼、刀鱼及虾、蟹贝类40多种海产品。截至2015年,全村共有渔船185条、2万余马力,其中150马力以上的渔船92条,钢质渔船16艘;从事海洋渔业生产的有278户,外来从事渔业捕捞养殖务工人员600多人。
截至2015年,斋堂岛发展多种经济,其中发展水产养殖220多户,实现笼养鲍鱼3100多笼,海珍品低播野生养殖2600多亩,有90多户从事海产品加工。
旅游业
斋堂岛岛上成立了旅游度假村,度假村与村合作开发建设家庭宾馆,开办渔家宴和渔家乐项目。2014年,斋堂岛村海洋渔业总收入达1.5亿元,比去年增长14.2%,村民人均收入达17658元,比去年增长12.6%。截至2015年,岛内发展家庭宾馆10余户,设置床位200多个,可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以海岛风情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其岛上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以及互联网。
民生建设
截至1995年,斋堂岛岛上设灯塔一座,小学一处,有水井9眼(其中2眼可作饮用水源),并有从陆地通往品上的输水管道。高架电缆与陆地相连,解决了岛上的用电问题,岛的中部建有渔船修理厂和石砌简易码头一座。
交通运输
斋堂岛与陆地间有斋堂水道,可通60吨拖轮。斋堂岛和琅琊港码头之间,有一艘120马力的钢制“琅琊号”交通船,用于岛内居民和外来游客陆岛交通使用,拥有独立航线及停靠码头。“琅琊号”交通船由原胶南市政府扶持,琅琊镇人民政府购买,总投资80余万元,于2007年7月31日建造竣工,2008年1月投入运营,工作人员6人,客座定员50人。
开发与保护
斋堂岛输水工程
斋堂岛地面狭小,四面环海,淡水资源极缺,岛上人畜吃水非常困难,1983年春,县投资12万元,岛上3村投资12万元,从琅那台南窑沟水库引水,采用海底倒虹吸方式,用海底管道输水上岛,每夜送水 85立方,解决岛上2400人的吃水和牲畜用水。整个工程于1983年底结束。总投工17515个,工程总量6542.8方。铺设管道3135米,其中主管道2435米,建成扬水站、引水管道、蓄水池、海底输水管道和岛上调压池等设施,扬水站装机1台,12马力,引水干渠长6730米;蓄水池设计水位51.5米;调压池设计水位18.7米;自蓄水池至海边一段铺设1060米长的聚丙塑料管;海边至调压池之间的海底管道长1420米,用内径50毫米镀锌钢管铺设,最低处海拔负11.6米。设计高潮位为2米,低潮位为负3米。1984年经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山东工业大学水利系、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和青岛市科委等单位的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该项海底输水工程系山东首次试验成功,为近海缺水岛屿供水提供了很好经验,比船运法、管道架空法投资少,供水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1985年,裔堂岛海底倒虹吸工程获青岛市“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6年又获山东省水利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开发
在2010年海洋能专项资金支持下,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牵头开展了“500kW海洋能独立电力示范工程”研建工作。电站由200 kW 漂浮式水平轴潮流能装置、100kW固定式水平轴潮流能装置、150kW风机以及50kW太阳能发电系统组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的“海能Ⅱ”2x100kW 水平轴潮流能装置,涡轮机直径为 12 m,启动流速0.6 m/s,额定流速1.7 m/s,最大流速2 m/s。2013年11月在斋堂岛海域开展海试,后因桨叶断裂而维修。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海远号”水平轴潮流能装置,涡轮机直径为10.5 m,启动流速0.9m/s,额定流速1.5 m/s,最大流速2.5m/s。2013年8月布放于斋堂岛海域开展海试。
2015年12月,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承担的“500千瓦海洋能独立电力示范工程”项目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科技司组织的验收。项目在斋堂岛安装了3台50千瓦风力发电装置和1套50千瓦太阳能发电装置,完成了岛陆上集控中心建设,项目支持研发的两种潮流能发电装置在斋堂岛海域进行了海试。
风景名胜
斋堂岛有青龙泉、彩画石、天然钓鱼台、悬崖峭壁、海上日出等多处自然景观,并且有20世纪修建的灯塔、战壕、碉堡和贯穿山南北的军事防空洞等人文景观。
相关荣誉
2015年,斋堂岛的传说被公布为黄岛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关传说
传说一
斋堂岛名字的由来,多数史学家认为,跟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有关。当初秦始皇派遣徐福入海求仙药时举行了隆重的斋戒、沐浴和祭祀仪式,仪式是在琅琊台举行的,为了表示虔诚,他要求他的侍从官员和童男女的身体里外都要干干净净,因此首先到海中的岛上把身体清洗干净,然后再在岛上斋戒,以求内外清洁。沐浴的海岛称为沐官岛。斋戒的岛屿称为斋堂岛。
传说二
斋戒是一方面,出海寻找仙草,徐福每次都要带上童男童女,多达数千人,最后一次从斋堂岛出发时,一位童女不愿出行,便化为一条鱼从海上逃跑了。斋堂岛上有一个美人鱼的雕像,孤独望着海边,当地人说就是那位童女变的。为表诚意,秦始皇还命人在岛的东面设了祭坛,祭祀东海之神,保佑他可以取得仙草。在当地人肖永学的带领下,记者在山的东面看到一尊秦始皇的雕像,他手持宝剑,向东海眺望,眼神还是惯有的威严,毫无笑意。徐福真的一去不复返了,秦始皇气得往海边的岩石上砍了三剑,这就是岛上的景点三趟剑的来历。三趟剑位于陡峭的山崖中,从下面往上看,触目惊心。当初祭祀东海之神的传统被延续下来,所以与别的地方供奉妈祖娘娘不同,斋堂岛的渔民每年都会祭祀海神,岛上也同样设有海神的雕像。上有古斋堂,为秦始皇侍从斋戒处,故名斋堂岛。
传说三
秦朝丞相吕不韦费尽心机帮秦始皇坐上皇位,对于既是臣子又是恩师的吕不韦,秦始皇充满了敬佩。直到有一天,他听到外面的人说,自己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得知自己的母亲赵姬与吕不韦私通后,一怒之下便罢了吕不韦丞相之职,把他放逐到巴蜀,把母亲也驱逐出京城。后来秦始皇特别想见母亲一面,一位县令建议:“陛下可把老母放到山上,然后派人在四周挖壕沟,等挖到黄泉(地下的泉水),陛下去见老母一面,再把她安置在某个地方,派人好生侍候,让她在那里颐养天年,岂不更好?”秦始皇听了很高兴,采纳了这个办法,如愿见到了母亲。后来,秦始皇到东海巡视,来到琅琊台上,见隔海有座小岛,就把母亲安置在岛上吃斋度日。从此,这座小岛就叫做斋堂岛。
相关文化
明成化进士匡翼之在游斋堂岛后曾作《再游斋堂岛》:吾生直欲访丹邱,不惮乘续旧游。古径竹深难见日,水乡亭晚易生秋。昔樵子还青眼,前渡仙郎已白头。正喜烟波开四面,好于西北望龙楼。
参考资料
斋堂岛.青报网.2024-12-29
琅琊镇斋堂岛:风从海上来.青岛西岸文旅.2024-12-29
目录
概述
命名
位置境域
地理特征
气候
地质
水文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
经济
渔业
旅游业
民生建设
交通运输
开发与保护
斋堂岛输水工程
开发
风景名胜
相关荣誉
相关传说
传说一
传说二
传说三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