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大熊猫
哺乳纲肉食目的灭绝动物
巴氏大熊猫,又译包氏大熊猫,正式名称为大熊猫巴氏亚种(拉丁文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意为培根的熊猫,是现代大熊猫史前灭绝的亚种,分布于更新世的中国、越南及缅甸北部。
巴氏大熊猫被认为是现代大熊猫的祖先,其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60万-7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当时的小型大熊猫逐渐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体型增大的巴氏大熊猫。它们更广泛适应了当时相对温暖的黄河长江珠江,并扩展到越南、泰国和缅甸,达到了繁荣的阶段。其颅骨结构与现生大熊猫没有本质差异,被认为是同一物种,只是体型较大。巴氏大熊猫身长约2米,肩高近1米,躯干粗壮,四肢强健。然而其头骨粗短,吻部不长。牙齿要比现代大熊猫大1/8,咀嚼面的构造也更为复杂。虽然是植食性动物,但食肉祖先的尖利脚爪和凶猛习性仍得以保留。
约1.8万年前,随着最后一次冰川期的结束,气候变冷和地壳抬升,巴氏大熊猫逐渐减少。约1万年前的全新世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时,巴氏大熊猫绝迹。然而,因为中国长江中上游至青藏高原东部的过渡地带,气候相对稳定,人类干扰较少。在这片区域,现代大熊猫成功存活下来,其体型相较巴氏大熊猫缩小了1/9至1/8。
形态特征
位于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演化厅内的巴氏大熊猫标本
巴氏大熊猫较现今的大熊猫大及粗壮,长约2米。它们的头颅骨粗而且短,鼻端较短。它的四肢粗壮,趾上有爪。牙齿较现今的大熊猫大,咀嚼面则较为复杂。巴氏大熊猫的颅骨粗短,吻部不长,躯干粗壮,四肢强健。大熊猫虽是外表憨态可掬的植食性动物,但仍保留了食肉祖先的尖利脚爪和凶猛习性。因此比普通大熊猫体形更大的巴氏大熊猫可能也不是好惹的,当遇到食肉动物时会拼死一搏。
演化
巴氏大熊猫分布在更新世早期至中期的中国、缅甸越南北部。巴氏大熊猫很可能是现今大熊猫的祖先,并由始熊猫属演化成的小种大熊猫衍生而来。
巴氏大熊猫是大熊猫中最大的一个亚种。它们最早出现在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已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华南、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并且到达了越南和缅甸北部。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熊猫家族的鼎盛时期,大熊猫与羚牛鬣羚剑齿象属等动物组成了南方更新世著名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到中更新世晚期,巴氏大熊猫逐渐进化成现代大熊猫,同时它们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继续缩减,身体也逐渐变小,最后成为今天濒临灭绝的“活化石”。
与其他食肉动物类群相比,大熊猫的进化过程比较单一,没有太多分支。已发现的化石材料显示,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云南省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就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属,其体形犹如一只肥胖的狐属。由始熊猫进化的一个旁支叫葛氏郊熊猫,分布于欧洲的匈牙利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在晚中新世灭绝。而始熊猫的主支则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进化,其中一种在大约300万年前的更新世最早期出现,体形只有现生大熊猫的一半大,像一只胖胖的狗。它们是小种大熊猫,牙齿已进化成适合吃竹子的类型。此后大熊猫进一步适应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形逐渐增大。
分布
在重庆
在100万-1万年前的这个时段里,正是在重庆盛产的巴氏大熊猫繁衍的鼎盛期,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高度发展期。在200万年前,那时熊猫不能用“大”做前缀,因为它们的体型,就跟如今的藏獒差不多。因此,科学家给那时的熊猫,起了个名字叫“小种熊猫”。而它们就是现代熊猫的直接祖先。科学家们甚至还在重庆境内找到了6000年前的熊猫骨骼。因气候的原因,导致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灭绝,才让大熊猫逐渐迁移到了其它地区。
在广西
中国广西是南方动物群的主要化石产地之一,这里发现过不少巴氏大熊猫的化石。它们个体较大,身长约2米,牙齿要比现代大熊猫大八分之一左右,咀嚼面的构造略微复杂些。
生存
大熊猫的远祖是凶猛的食肉目,但后来选择吃竹子这样的生存方式。从生态区位来看,动物很少食用竹子,大熊猫选择吃竹子可以避免和其他动物的正面竞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大熊猫其实是一种已进入衰亡阶段的动物,人类的发展只是加快了它们衰亡的速度。
在100万-1万年前的这个时段里,正是在重庆盛产的巴氏熊猫繁衍的鼎盛期,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高度发展期。考古学家在人类史前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常见到带有明显砍痕的巴氏大熊猫骨骼,这表明原始人类常将巴氏大熊猫作为食物来源。这些砍痕是史前人类使用工具加工熊猫肉留下的痕迹,证实了巴氏大熊猫在史前时期就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演化
分布
在重庆
在广西
生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