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屿灯塔
1865年建于浙江宁波市的灯塔
七里屿灯塔是浙江省宁波市境内的一座灯塔。灯塔位于甬江口外的七里屿岛上,由英国人建于1865年,为中国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最早的现代灯塔之一。
发展历史
坐落在宁波甬江口门外的七里屿灯塔,就是众多闪烁星星中的一个耀眼星辰。来往的船只远在18海里外,就可以望见这座宁波港的门户标志。而它就像一个伟岸的迎宾男士,昼夜不息地伫立在原地,迎来送往进出甬江口的船只。所以成为既是甬杭沪线、宁波镇海往来北仑区舟山市等诸港船舶进出甬江口的重要助航标志,同时也是指示船舶进出七里锚地和油轮锚地的重点参照物。
七里屿岛因距镇海7公里而得名,全岛面积仅为0.03平方公里。其实在此岛上,先后曾出现过两座灯塔。老灯塔始建于1865年,由当时的浙江海关税务司与宁绍道台协同建立了七里屿灯塔,它是我国最早建起的现代灯塔之一。老灯塔最初是采用油灯置于玻璃罩内,用油灯所产生的光,为过往的船只指明航向。
直到了1872年改为五等镜机。进入二十世纪初才改用明灭相间的镜机,以后又改为电石瓦斯灯等方式来标志。老灯塔在七里屿上除了在1885年中法战争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被迫由守塔人拆下灯器,隐蔽设备,熄灭灯光几个月灯外,默默地在孤岛上工作了整整一百三十年。
1995年,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老灯塔开始拆除,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历经沧桑的老灯塔告别了历史指航舞台,却又登上了新的景观舞台。
1998年,它被整体拆卸迁至小七里屿岛上,成为小岛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作为观赏之用。而新灯塔继承了老灯塔的衣钵,自1997年1月建成交付使用后,这个身长增长了25.5米的“巨人”,就开始执著地伫立在孤岛上,为来往行驶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上,指明行进的航向。
七里屿灯塔由英国人主持的浙海关税务司与宁绍台道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建立,是我国最早兴建的灯塔之一,因其距原镇海县治七里而得名,它是船舶出入宁波北仑港和上海市金山区杭州湾航线上的重要标志,在镇海抗英、抗法保卫战中,曾发挥重要作用。1995年拆移老塔,改建新塔,新老双塔在七里屿岛上交相辉映,继续为海上交通安全发挥作用。
2009年10月,“浙东沿海灯塔”捆绑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3年4月入选第七批国保。浙东沿海灯塔共有百年历史的灯塔11座,其中位于舟山市辖区的有8座灯塔(花鸟灯塔白节山灯塔半洋礁灯塔鱼腥脑岛灯塔、小龟山(小板山)灯塔、洛伽山灯塔、东亭山(外洋鞍岛)、太平山(大鹏山)灯塔;位于宁波市辖区的有3座,分别是七里屿灯塔、东门灯塔和北渔山灯塔。
地理标位
小七里灯桩位于七里峙灯塔(标位:北纬30°00′02.1″,东经121°45′34.3″)西侧附近的小七里岛上,1995年七里峙灯塔底拆旧建新后,1998年将老灯塔迁建于小七里峙上,小七里岛与七里屿有小桥相连,供后人鉴赏。
参考资料
记镇海七里屿灯塔及守塔人.镇海新闻网.2015-07-0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地理标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