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天蛾
鳞翅目天蛾科的蛾类昆虫
葡萄天蛾(黑灰蝇豹:Ampelophaga rubiginosa),鳞翅目天蛾科葡萄天蛾属的蛾类昆虫。寄主包括葡萄爬山虎、猕猴桃、黄荆乌蔹莓等。分布范围比较广,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地均有分布。
葡萄天蛾的一生经历卵、美国白灯蛾、蛹、成虫四个阶段。成虫多在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雌蛾将卵产在寄主植物的叶片或嫩梢上。幼虫孵化后,即开始取食植物的叶片、嫩梢,甚至果实。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5毫米左右,翅展80~100mm,体肥大呈纺锤形,体翅茶褐色,背面色暗,腹面色淡,近土黄色。体背中央自前胸到腹端有1条灰白色纵线,复眼后至前翅基部有1条灰白色较宽的纵线。复眼球形较大,暗褐色。触角短栉齿状,背侧灰白色。前翅各横线均为暗茶褐色,中横线较宽,内横线次之,外横线较细呈波纹状,前缘近顶角处有1暗色三角形斑,斑下接亚外缘线,亚外缘线呈波状,较外横线宽。后翅周缘棕褐色,中间大部分为黑褐色,缘毛色稍红。翅中部和外部各有1条暗茶褐色横线,翅展时前、后翅两线相接,外侧略呈波纹状。
球形、直径1.5毫米左右,表面光滑。淡绿色,孵化前淡黄绿色。
幼虫
幼虫体长约80mm,体绿色,背面色较淡,体表布有横条纹和黄色颗粒状小点。头部有两对近于平行的黄白色纵线,分别于蜕裂线两侧和触角之上,均达头顶。胸足红褐色,基部外侧黑色,端部外侧白色,基部上方各有一黄色斑点。前、中胸较细小,后胸和第1腹节较粗大。第8腹节背面中央具一锥状尾角。胴部背面两侧(亚背线处)有1条纵线,第2腹节以前黄白色,其后白色,止于尾角两侧,前端与头部颊区纵线相接。中胸至第7腹节两侧各有1条由前下方斜向后上方伸的黄白色线,与体背两侧之纵线相接。第1~7腹节背面前缘中央各有一深绿色小点,两侧各有一黄白色斜短线,于各腹节前半部,呈“八”字形。气门9对,生于前胸和第1~8腹节,气门片红褐色。臀板边缘淡黄色。化蛹前有的个体呈淡茶色。
体长49~55mm,长纺锤形。初为绿色,逐渐背面呈棕褐色,腹面暗绿色。足和翅脉上出现黑点,断续成线。头顶有一卵圆形黑斑。气门处为一黑褐色斑点。翅芽与后足等长,伸达第4腹节下缘。触角稍短于前足端部。第8腹节背面中央有一圆痕(尾角遗痕)。臀棘黑褐色较尖。气门椭圆形黑色,可见7对,位于第2~8腹节两侧。
分布范围
葡萄天蛾分布范围比较广,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地均有分布。其中营口市、本溪、丹东市等有发生;国内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北省天津市、北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安徽、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均有发生,多零星为害。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2代。以蛹于表土层内越冬。翌年5月底至6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中下旬为盛期,7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白天潜伏,有趋光性,夜间活动、交尾和产卵。卵散产于叶背面或新梢上,每雌可产卵400~500粒。成虫寿命7~10天,卵期约7天。美国白灯蛾白天静伏,夜间取食,受触动时头扬起左右摆动口吐绿水,幼虫期40~50天,7-8月为害较重,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
危害与防治
危害
幼虫食叶成缺刻与孔洞,高龄可将叶片吃光仅留主脉和叶柄,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
防治措施
挖除越冬蛹
该虫越冬蛹多会布在树盘老蔓根部及架附近表土层,秋施基肥时,把表土翻入深层,消灭部分越冬蛹。
捕捉幼虫
结合夏季修剪等管理工作,寻找被害状和地面虫粪捕捉幼虫。
物理防治
利用天蛾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
3~4龄前的美国白灯蛾,可喷施20%除虫脲悬浮剂3000~3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2000倍液等仿生农药。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2.5%功夫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2500~3000倍液。
其他
将田间患病毒病的死亡幼虫,制成200倍液喷洒枝叶,效果良好。
参考资料
标本图片库.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08-2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成虫
幼虫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危害与防治
危害
防治措施
挖除越冬蛹
捕捉幼虫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其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