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是一类焦虑恐惧障碍,指在一种或多种社交或公共场合中表现出与环境实际威胁不相称的强烈恐惧和(或)焦虑及回避行为。
社交焦虑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高度相关。社交焦虑障碍核心症状是显著而持续地担心在公众面前可能出现丢丑或有尴尬的表现,担心别人会嘲笑、负性评价自己。对于SAD患者,一般可以从认知、行为和躯体这三个角度,对患者进行问卷、行为观察及诊断性访谈等综合评估,诊断病程标准要求持续不少于6个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以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进行干预。
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为0.5%~2%。
美国年患病率高达8%,终生患病率为13.3%。中国年患病率为0.4%,终生患病率为0.6%,儿童青少年与成人的年患病率相仿。SAD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平均病程约为20年,只有1/4的患者可以恢复正常。SAD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的长期管理,既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专科医疗团队的干预,也需要家属的配合以及社区卫生中心的协调合作。
1846年,
德国学者Casper最早报道脸红恐怖。1950年,中国在
精神医学的用语中出现了社交恐怖的概念。1966年及1970年,
英国学者Marks分别提出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ies)及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的概念。1980年,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DSM-III)中,将社交恐怖症作为焦虑性障碍的一种类型。同年中国北京首次报道社交恐怖症。
定义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是指在一种或多种社交或公共场合中表现出与环境实际威胁不相称的强烈恐惧和(或)焦虑及回避行为,是一类焦虑恐惧障碍,恐惧症原称恐怖性
神经官能症,是神经症的一种。
典型场合包括公开演讲、会见陌生人、在他人注视下操作,或使用公共卫生间等。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往往在公共场合中承受极大痛苦,精神和躯体上的焦虑症状极易使患者竭尽全力避免社交场合,严重影响其社交关系、生活质量和职业前景。
病因与发病机制
社交焦虑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高度相关。有研究提示遗传因素在社交焦虑障碍症(SAD)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遗传度为30%~65%。一般认为,遗传因素会增加社交焦虑障碍的易感性,一级亲属罹患风险增加2~6倍。
在SA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危险因素有童年期的过度保护、忽视和虐待行为被过分控制或批评、父母婚姻不良、缺乏亲密关系、学校表现不佳等。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常常对社交有认知扭曲,长期习惯对模糊事件给予负性解释,对负性事件给予灾难性解释,常常对自我进行持续的负性反思。另有部分患者可能经历过创伤性、“羞辱性”的社交事件。
神经影像研究发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纹状体中多巴胺转运体存在功能异常。在临床中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治疗SAD有效,提示SAD与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 5-HT)功能异常相关。
流行病学
社交焦虑障碍(SA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为0.5%~2%。美国年患病率高达8%,大概有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SAD,且成年人与儿童的患病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终生患病率为13.3%,女性较男性常见,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平均发病12年后进行首次治疗,高达80%的患者从未接受治疗,70%的患者受教育程度较低,22%的患者不能工作。
2019年发布的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社交焦虑障碍的年患病率为0.4%,终生患病率为0.6%。儿童青少年与成人的年患病率相仿,城市与农村的年患病率相仿,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1.5:1~2:1,
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社交焦虑障碍发病年龄较早,一般起病于儿童中期,中位起病年龄为10岁,但就医年龄通常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在美国的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研究中,只有35%的SAD患者接受了针对性的治疗。
临床表现
社交焦虑障碍核心症状是显著而持续地担心在公众面前可能出现丢丑或有尴尬的表现,担心别人会嘲笑、负性评价自己,在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患者就更加拘束、紧张不安,因此常常回避社交行为。尽管患者意识到这种紧张和恐惧是不合理的,但仍然设法回避相关的社交场合,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自我社会隔离。这些回避行为可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人生活、职业功能和
社会关系。
成人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回避以及脸红、出汗、心跳加速等躯体症状。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回避社交活动或情境,包括在他人面前说话或表演、结识新儿童、与教师等权威人物交谈或以任何方式成为关注的焦点等。社交焦虑障碍儿童的社交技能并不一定差,但由于焦虑症状,患者可能会在社交方面表现得很笨拙,如说话较少、声音小或者犹豫不定。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出现社交焦虑的场合多为公共场合进食、公开讲话、在他人的注视下签署重要文件、遇到异性、学校环境等。有学者认为,从差怯到回避型人格障碍,再到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症状连续谱。一部分患者可能通过
物质滥用来缓解焦虑而最终导致物质依赖,特别是酒精依赖。该病患者共病广泛性焦虑、抑郁障碍和
双相情感障碍比较常见。
评估与诊断
评估
评估步骤包括问卷、行为观察及诊断性访谈。
研究显示,SAD患者通常会因为其他合并症(比如抑郁障碍)到院就诊而非SAD病本身,相对于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SAD患者很少向医生咨询心理有关的问题,但临床医师一般可以通过两个问题发现这个潜在的疾病,一是“你觉得自己总是回避一些社交场合吗?”;二是“你是否很害怕自已在社交场合出丑?”,临床经验提示这两个问题对于识别潜在的SAD非常有用,但是关于这两个问题的信效度如何则目前未见公开的临床报道。对于羞于见面的患者,可电话访谈。
客观性的评估工具包括:成人使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儿童使用儿童焦虑障碍访谈问卷(ADIS-C)中的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CAS)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
评估结果:根据量表评估,通过成人使用LSAS,中国常模以总分大于38分,考虑存在社交焦虑;儿童使用SASC,评分超过8分,考虑存在社交焦虑。
对于SAD患者,临床医师一般可以从认知、行为和躯体这三个角度对患者进行综合的评估,以期了解患者的内在思维感受(特别是在社交场合中的负性自动思维、负性自我评价等)、外在行为表现(比如焦虑、抑郁回避行为等)以及躯体反应,比如脸红、颤抖、冒汗等),成熟的SAD自评量表通常都会包含这三个方面。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可能具有一些共病状态,约72%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报告有共病其他精神障碍,最常见共病是其他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
诊断
诊断要点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
社交焦虑或害羞在普通人群中均很常见。在某些发展阶段,例如青春期,或在经历诸如婚姻或职业改变等生活转变之后,这种关注可能会特别突出。当这种焦虑阻碍个人参与所期望的活动或在这种活动中出现明显痛苦时,就发展成为社交焦虑障碍。值得注意的是,社交焦虑障碍在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或自杀的患者中常被漏诊。
鉴别诊断
正常羞怯
有些人在人多时也可表现为羞怯和不安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要求有一定的严重性。
场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和抑郁障碍均可致患者“困于家中”,需注意鉴别。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恐惧对象是特定的社交情景,以及在特定的社交情景下被人评价而令自己陷入窘境;场所恐惧症的患者是恐惧在特定的人多场所遇到困难情景(如惊恐发作等)时无法及时脱身或获得帮助;场所恐惧障碍患者经常会因为有人陪伴而感到舒服,但是社交焦虑症患者会因为其他人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因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和兴趣,很少参与社交。
其他精神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精神分裂症、
物质滥用也常发现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通常,患者的社交焦虑症状早于其他精神障碍发生,其他障碍可能由恐惧社交的痛苦及损害继发产生(如社交孤独所致抑郁,为应对社交焦虑导致
乙醇及物质滥用等)。躯体变形障碍患者不愿出门不愿社交是因为认为自己的体貌变形,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害怕社交不得体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回避社交是害怕被人议论、迫害,或者表现为社会性退缩,无任何社交动机;焦虑障碍的患者害怕社交场合是因为会导致焦虑发作。
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SDA)可以通过心理治疗以及药物进行干预,主要取决于医师的临床诊断以及患者的偏好。美国国家卫生保健研究所(NICE)的治疗指南认为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的优先级别高于药物治疗,而
加拿大精神医学协会(CPA)的治疗指南则将CBT和药物干预都作为一线治疗。
对于SAD复发的患者,既往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对于此次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那些不能忍受暴露疗法的SAD患者,药物治疗可以作为最初的治疗方案,当患者的焦虑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后可考虑加入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此外,酒精常常被SAD患者用于缓解症状,但是患者常拒绝参加各种戒酒团体会;如果SAD患者合并药物滥用,则必须在进行SAD治疗的同时进行戒断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干预方法有多种可供临床医师选择,主要有认知行为治疗(CBT)、精神动力学分析(PT)、人际关系治疗(IT)以及正念减压训练(MSR),其中CBT常被选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并有一系列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证明CBT能够有效缓解SAD症状,而且在CBT治疗后的6个月,患者仍然有比较稳定的疗效。
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基本原则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反应之间的条件性联系;对抗回避反应;并在此过程中改变自已不合理的认知。
国外指南推荐儿童及青少年治疗首选个体认知行为治疗或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次选短程精神动力学治疗。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认为对患者父母及本人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父母、学校教育方式的调整或阳性强化其社交行为等心理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如果合并严重的抑郁障碍或物质依赖,则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就短期治疗而言,药物治疗与CBT的疗效相似,虽然药物治疗起效快,但CBT的疗效比较持久。至于药物联合CBT是否优于单独药物治疗或者CBT则有不同的临床报道。在条件允许下优先推荐CBT而非药物治疗,但是当条件不允许或者患者有用药偏好时,则推荐使用低剂量的SSRIs药物,然后根据病情需要调整剂量。药物治疗应该在患者出现应答后持续用药3个月~6个月方可开始逐步停药,治疗的同时,需要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SAD如下:
预防
社交焦虑障碍的预防需要对于首次可能引起社交恐惧的因素有所意识,进行社交技能的练习,对于某些重要场合可能需要事先进行必要的准备,减少预期的紧张。
儿童社交焦虑障碍的预防可以创设环境,鼓励交往,在礼义教育中,鼓励儿童尝试在人样中反复练习各种礼仪用语、礼仪行为,运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练习,面对模拟的各种性格的人、各种特殊或常见的情景,练习如何稳定自如地进行应对。让儿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他人,并且与他人交往人而大大减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
社交困难是社交焦虑障碍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社会
技能培训可以预防或减轻社交焦虑症状,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低、社会经济地位低、单身或者离异、共病抑郁障碍等。
社交焦虑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大量研究显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其家庭、职业及社会功能受限重,病程长,医疗卫生资源花费多。社交焦虑障碍的长期管理,既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专科医疗团队的干预,也需要家属的配合以及社区卫生中心的协调合作。
预后
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平均病程约为20年,自发缓解可能性不大。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只有1/4的患者可以恢复正常。超过90%的SAD惠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受损,比如较高的旷谋率、较低的工作败率以及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等,其中有超过1/3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功能受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儿童期焦虑是轻微而短暂的,逐渐积累的证据表明尽管部分病人症状短暂,很大一部分患儿的焦虑会慢性化并持续到成年期。由于社交焦虑障碍病程较长,因此康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不仅要继续接受常规的治疗,还需要家人和社会的帮助和鼓励,带其在实践中克服因恐惧担心产生的焦虑。
历史
1846年,
德国学者Casper最早报道脸红恐怖。1877年,Westphal报道了同样的病例。1909年,森田正马在《神经衰弱性精神病性体质》一文中将赤面恐怖命名为在多人数场合的场所恐怖。1903年,Janet将脸红恐怖命名为交际恐怖或社会恐怖症;1929年Stoekert以接触
神经官能症命名此类疾病;Sehilder又称之为社会神经症。
1950年,中国在精神医学的用语中出现了社交恐怖的概念(指不能与人交往),被分类为
神经衰弱的一种。
1966年,
英国的Marks提出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ies)的概念;1970年,Marks又提出了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的概念。
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DSM-III)中,将社交恐怖症作为焦虑性障碍的一种类型。同年中国北京首次报道社交恐怖症。
1982年,
韩国的李时炯开展了对人恐怖症的研究,并出版了《To LiveWith Guts》。
1985年,Liebowitz发表了名为《A Neglected Anxiety Disorder》的论文,之后对于社交恐怖症的研究迅速展开。
1986年《中国精神病分类标准》第2版(CCMD-2)取用了社交恐怖(社交场面中对人紧张焦虑))的概念,把它归类为恐怖症的一种。
1987年,DSM-III-R认为社交恐怖症是对几乎所有的社交情况产生恐惧的
广泛性焦虑障碍类型,DSM-IV更加明确了社交恐怖症的诊断。1994年,DSM-IV对其诊断标准做了一些修改,提出了基准B(根据情况有时候会诱发惊恐发作),这种修改意味着在社交场合紧张是导致惊恐发作的一种类型,但是有没有惊恐发作,
不作为诊断社交恐怖症的关键指标。
1992年,国际疾病分类ICD-10也采用了社交恐怖症的诊断,这个诊新标准被全世界所认可。
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颁布,是主要参考DSM-IV和ICD-10,结合中国实际而制订的。CCMD-3将社交恐怖症归类为
神经官能症中的恐惧症 (恐怖症)之下,称之为社交恐惧症(社会焦虑恐惧症)。
2020年11月23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于发布了《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对社交焦虑障碍的诊疗进行了说明。
研究进展
2023年9月,美国VistaGen生物制药公司(维斯塔津公司)在官网上发文称,其用于治疗社交恐惧症的一款药物3期PALISADE-2试验取得积极效果。这一药物名叫PH94B,是一种鼻喷雾剂。
正念(mindfulness)是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聚焦在当下,并对当下不加评判的一种觉知力。正念疗法是一系列基于正念的心理疗法的总称, 是CBT的第三代疗法。正念疗法主要包括正念减压疗法( MBSR)、接纳承诺疗法(ACT)和正念认知法(MBCT)。与传统的CBT不同的是,正念疗法的重点不是消除症状,而是让患者学会对当下保持接纳和不评判,以此可以带着症状更好地生活。研究表明
正念疗法对社交焦虑患者是有效的,从而使正念疗法成为SAD的辅助或替代治疗成为可能。
相关文化
2010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男主角约克郡公爵(
科林·费尔斯饰)是一位社交焦虑者,因患口吃,他远离人群,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更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他继承王位后,配合治疗,克服了心理障碍,并最终发表了一段经典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