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渐进的革新进程中有一个首要构成部分,那即是私人公益事业,基金会是个中一种格式,也是首要的构成部分。它对20世纪美国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法估量,有论者称:“美国首要的文化项目,不论大小,鲜有不直接或间接与基金会的哲学思想或熏陶有关的。”此话毫不夸张,并且
美国基金会的熏陶超越国界而广泛全世界。本书辩论的范畴紧要是整个20世纪美国基金会这一事物的兴起、发展和演变及其在美国以及全世界的作用。
基金会自身是矛盾的体现,有人说它是“靠平等社会给予的特权而存在的贵族机构,是违反‘经济人’的本能而用于公益目标的高度集中的私有资产”。那些大财团巨头在致富过程中巧取豪夺、凶恶薄情,如老卡耐基、老
约翰·洛克菲勒之流有“土匪爵爷”(robber Barons)的外号;而他们在捐赠中又如此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现象,体现了一种双重人格,这种双重人格从某种意义上也是
美国百姓性的缩影。
私人发财致富后捐赠一部分资产于公益事业,古已有之,中外皆然,非美国所独有。在欧洲紧要由教会兴办的各种慈功德业,远在
罗马帝国时代就已存在;在我国“为富而仁”、“乐善好施”也是传统美德一部分。不过这些与正式的基金会还不是一回事。19世纪的
欧洲、俄罗和美国已经开始有少数名目不等的私人基金会。但是基金会成为一种完备的轨制,数量之多、范畴之大和熏陶之首要,切实是20世纪
美国的特有现象。
美国基金会中心给的正式的“基金会”的定义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有资金(通常来自单一的私人、家庭或公司)并自设董事会管理工作规划的组织,其兴办的目标是支撑或援救教育、社会、慈善、宗教或其他活动以服务于公共福利,紧要途径是通过对其他非营利机构的和资助。”
本书作者搜罗了多量的数据、资料和珍贵的图片,在书中评论了
美国现代公益事业的历史渊源、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探讨了基金会所法人的思想理念、基金会的动机和成效。书中列举了20世纪初、中、后期约20家各种类型有法人性基金会的发展历程、思想理念和运作要领。作者还集中叙述了
美国基金会与中国的关系,概述了连年来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情况。
本书系《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2003)一书的其次版。作者简介
资中筠,1951年
清华大学外文系完业。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行家,翻译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所长。加入兴办《
美国研究》杂志和中华丽国学会,曾任《美国研究》主编。创制“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首先、二届会长。翻译多部文学作品,2004被中国译协评为“资深翻译家”。
紧要学术著作:《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资中筠集》等。
散文短文集:《
学海岸边》(与
陈乐民合集)、《
锦瑟无端》、《念书人的出世与人间 》、《
斗室中的天下》。译著:《公事员》、》浪荡王孙》、《农民》、《啊,拓荒者!》、《
哲学的慰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