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间音乐》作者:高茹、侯乐顾问:侯殿君出版时间:2012年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图书出版公司书目介绍:《东北民间音乐》是我近六十年艺术经历和点滴的积累形成的一部音乐书籍,我认为东北民歌是因为在曲式上有起承转合的特点,能在舞台上演唱。而小曲小调则不然,有的是一曲多段词,有的甚至是十段、二十段词,根据不同时代传唱,曲不变,词可以变。如《
月牙五更》这个曲,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是用此调演唱的。《大将名五更》、《梁山伯五更》,还有解放初期的《翻身五更》,都是用《月牙五更》这个调唱的,但是词的内容却不同了。
二人转小帽大家都知道,是唱在二人转前面的,称之为小帽。小帽的分为两类,一种是小帽的内容与戏的内容是统一的,另一种是小帽内容与戏无关,俗称小帽排排腔、溜溜调,目的是为了把观众的耳目领到台上来,达到让观众集中听戏的目的。前面提到我五十余年的艺术生涯,其中包括我三年二人转坐科、十六年舞台生涯、三十多年教学生涯。一九五八年,
吉林省戏曲学校成立,
高茹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科二人转表演学生,我们的老师都是些名老艺人,有
李青山、
程喜发、王云鹏、赵国华、谷振铎、于乃昌等,在学习小调时,李青山老师教的《梨花五更》、谷振铎老师教的《小重楼》、于乃昌老师教的《十三款》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一九六一年我从戏校毕业后,到
白城地区参与创建洮南地方戏队。我觉得我从戏校带去的戏太少,只有两个单出头《洪月娥做梦》、《
回杯记》,两个
二人转《西厢听琴》和《
杨八姐游春》,两个拉场戏《鲍不平》和《
梁赛金擀面》,以及三出吉剧折子戏《
搬窑》、《
包公赔情》和《闺戏》,这些剧目在剧团根本不够演,于是我虚心向团里一位老艺人尹万库老师学戏,尹万库老师使我受益匪浅,教会了我传统二人转《三击掌》、《劈关西》、《孙二娘开店》、《
秦香莲》、《李香莲卖画》、还有全本《大西厢》三千多句。我和尹万库老师经常用《大西厢》压轴,以上六出传统戏丰富了我的舞台经验,尹万库老师还教会了我一个小调叫《扫地风》,非常有特点,练嘴皮子功夫。一九六四年,号召文艺界大演现代戏,六四年
梨树县会议我演出了自编曲、自导、自演的现代
二人转《
银酒壶》,受到当时吉林省委宣传部长
宋振庭同志的高度赞扬,并且特意选调我们到
长春市会议上演出《银酒壶》。一九六五年全省二人转汇演我又演出自编曲、自导、自演的单出头《红装奇志》,在会上获得优秀剧目奖,并向全省推广。我又自学了许多现代戏,如二人转《教家务》、《洮河女》、《马老包》,单出头《秀女放鸭》、《姑娘的心事》、《小老板》、《王二嫂说心里话》、《赤脚医生》等。六十年代吉林省委宋振庭部长非常重视二人转发展,在六四年梨树会议上,宋振庭部长召开全省老艺人会议,让他们接受新生事物活动,让年轻的演员加强学习、继承传统、发展革新。七八十年代又有重视
二人转艺术的厅局级领导吴景春、王也、
王充,这些领导重视二人转、呵护二人转,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二人转汇演,给大家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以便取长补短。《张生游寺》、《
游西湖》这两个小曲就是我在汇演时请教同行,将这两个小曲补充完善。一九七七年我从舞台专项讲坛,在三十多年的教学中,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民歌小调教材西区省民间艺术团的二人转小帽,《猪八戒拱地》、《
杨八姐游春》等,还有
那炳晨老师写的东北民歌《
县长下乡到咱家》等等。在教学中我发现男生的独唱曲很少,于是我把歌唱家
郭颂老师演唱的东北民歌录了几首,包括《
新货郎》、《串门》、《
看秧歌》、《
丢戒指》、《打轮墩》等,为男学生找到了合适的曲目。大连歌舞团徐慧珠在六七十年代演唱的《
摇篮曲》和《梅花开得好》,这两首
民俗音乐我也把它收录到民歌教材中。一九七九年,梨树
二人转汇演上,我做了唱功教学报告,我又请教了老艺人
谷柏林,向他学了巧灵口的唱法。在一九八二年、八三年我连续两年参加的
东北地区二人转学术研讨会,做了题为《浅谈吉林唱功》的教学报告获得专家的好评。闲暇时间,我请教了
黑龙江省老艺人夏春阁,又请教了
辽宁省老艺人筱兰芝,向他学习了背道小调《美女思情》,也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老艺人浑身都是宝就看你学不学,如今这些老师离我们而去了,我有时候很怀念,八十年代一次我听
邓丽君的歌,发现她唱了两首东北民歌,唱的有滋有味,台湾的歌星喜欢我们的东北民歌我觉得很难得。她唱的两首歌是《瞧情郎》和《小看戏》,我在她的基础上对这两首
民俗音乐进行改编和补充。另外
杨柏森创作的《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我也很欣赏,以上歌曲都收录到《东北民间音乐》之中了。当前
二人转红遍大江南北,它的艺术生命力非常强,就像
车前踩不死压不烂,忙生忙长,我深信二人转艺术会越来越好,并且后继有人。感谢为我提供民歌、小调的各位朋友,特别感谢我的恩师张淑霞教授!高茹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