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寨村
山西省邵家寨
邵家寨村位于原平市北部,为带形平川地形。东北与代县海子村接壤,西北与李家庄相望,东南与大芳毗邻,西南与茹岳相接。
村庄简介
邵家寨村山水环绕,景致宜 人,人杰地灵。全村共201户,607人,耕地2220亩,其中水地400多亩。经济方面,近几年来村领导带领大家调整经济结构,在种植基础上,发展仁用杏、苗圃、养殖等产业,年轻人多在外打工,村民收入趋向多元化。民生方面,2009年硬化108国道至村口3公里通村路;2011年开工硬化街巷,总里程4.67公里,现已完成60%。2009年村投资3万余元,建起5间村级卫生所,2名专职村医为村民服务。文化建设方面,投资11万元建起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立了藏书1800册的图书室,定期向村民开放。兴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组建了50余人的秧歌队,每年农历七月四村里举办文化节,四邻八村万余人参加,推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教育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邵家寨小学教师不畏艰苦环境,向外输出了许多优秀的学苗,不少考上高中,上了大学,得到进一步深造。
历史沿革
明洪武年间,邵家寨隶属县龙泉镇;清光绪八年(1882)原平市村庄分为东乡、南乡、西乡县、北乡、同川乡,邵家寨属北乡;1946年7月崞县解放,属第二区;1956年8月属大芳乡;1961年4月,大芳乡改称大芳人民公社;1984年10月属大芳乡;2001年撤销大芳乡,并入沿沟乡,遂归沿沟乡所辖。革命烈士有张眉仓等。1968—1970年,一部分北京市知识青年曾到村里插队。
水利资源
村里有大海、大口井、东河、激千沟等水源。原平市计大小泉水181处,每小时涌水量10吨以上的大泉凡50处。邵家寨就有5处大泉,是原平市泉水最为丰富的村庄。这5处泉水分别为邵家寨泉、向东泉、魏征泉(又名郑公泉)、大海泉、金耳泉,涌水量依次为100t/h、90t/h、50t/h、46t/h、20t/h,水温均为9.0℃。
文化景观
邵家寨有全国少有的魏征庙。魏郑国公祠(现龙泉寺)为邵家寨重要文化景观,该祠有上千年的历史。明嘉靖二十七年《重修楼烦寺碑记》有言曰:“寺之前有通于宣大寺,之后有溪接于龙泉,诚盛地也。”文中所提到的龙泉驿区即其邻村龙泉村之龙泉,魏郑国公祠就依泉而建。关于祠的由来,明重修碑记曰;“崞之龙泉在城北,相距三十里有庙曰魏郑公之祠。溯厥所自魏郑国公在唐时尝领兵至此,水艰遂以剑插地,剑拔泉涌以济军渴,后因以龙泉名也。其泉流汹涌,灌溉民田,利泽及于民,而后人遂建祠于泉之上,以彰其灵。”《崞县志》曰:“崞西北三十里魏郑国公征于此,驻师祷天,以剑插地,泉水涌出,三军顿之泉,左有郑国公祠。”又曰:“而岁久倾不堪瞻仰,成化丁未时……又营建以数十间。”碑记曰:“是庙自创始以至于今,其间或重建或重修,不知更几,但碑记残毁,其创始之年代兴作之事绩莫之改也,惟有祠以时祀之,乡民以事祈之,历世相沿,迄今而不废。”明朝原平市知县史渔(直隶献县人)曾有诗云:“烟云笼古像,阴雨润苍苔。遗庙功臣在,龙泉宝剑开。千年流劲气,三代有遗才。骏业谁能并,临风一杯。”
如今,几经修缮的魏郑国公祠又呈现在眼前,庙门上赫然写着“龙泉寺”三个金色大字,由五台山广济和尚所题。大雄宝殿正中央是李世民塑像,右边是魏徵像。虽庙名变化,但远近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魏征庙。
关于魏征庙的修建有一个传说。当年首创之时,人们选好了村东北方向的一块地方,将木料运到了那里,谁知一夜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第二日,东北方向的木料不见了踪影,几经寻找,在村西北找到了丝毫未损的木材,于是村民认为此乃神灵的意愿,遂建祠于西北角。此后数百年间,自然灾害与兵革之乱无情地侵凌,几经重修,几经破坏,没有间断过。明王钥回望沧桑巨变,感叹不已:“剑拔灵泉涌,泓深作池。雨余光潋滟,风过碧涟漪。曾济三军渴,还滋百亩。郑公祠宇在,犹想肃兵时。”
魏征庙的庙会为农历七月廿四,是村里重要的文化节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村庄简介
历史沿革
水利资源
文化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