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七号
计划2026年前后发射的中国月球探测器
嫦娥七号探测器是中国国家航天局研制的嫦娥探月计划第七个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找到水、冰等物质。嫦娥七号预计会在2026年发射。
2019年1月1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明确表示,嫦娥七号的任务是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份、空间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探测。次年7月2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和行星探测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测任务正在启动实施中。2022年9月,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获国家批复,同时嫦娥七号正在研制中。同月,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遇公告》,嫦娥七号着陆区选址在月球南纬85°以上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
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会面向世界各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开放嫦娥七号轨道器和着陆器部分资源,与各国共同推进月球科学探测,并通过嫦娥七号探测器优化设计,与各国充分开展科学、技术及探测设备的合作。2024年4月24日,嫦娥七号任务将搭载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
发展沿革
2019年1月1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嫦娥七号的任务是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份、空间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探测。次年7月2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通知显示,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和行星探测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测任务正在启动实施中。同年8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和航天工程中心表示,嫦娥七号任务载荷竞争将采取择优原则。
2022年4月,探月工程四期正式启动工程研制,将会陆续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探测器,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9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获国家批复,同时嫦娥七号正在研制中。同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遇公告》,表示嫦娥七号会在2026年前后发射,其着陆区选址在月球南纬85°以上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11月,嫦娥七号重要载荷完成标定实验(中子伽马谱仪的中子标定实验)。
2023年4月24日,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介绍,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前后实施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这项任务非常复杂,风险系数也非常高,嫦娥七号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降落的航天器。
同年4月25日,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吴艳华介绍,在月球探测方面,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实现月球南极资源勘查。
产品设计
嫦娥七号包括四器一星,分别是着陆器、轨道器、巡视器、飞跃器和中继卫星。飞跃器将首次在月球开展飞越探测,飞越到月球南极阴影坑里进行勘查,去寻找月球可能存在的水或冰。巡视器也就是月球车,将和轨道器、着陆器等科学探测仪器与嫦娥八号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的基本型。
嫦娥七号任务各探测器平台共配置有效载荷18台,包括中继星上配置月球轨道VLBI试验系统、阵列中性原子成像仪、极紫外相机等3台科学载荷,在轨道器上配置高分辨率立体相机、月球微波成像雷达、宽谱段红外光谱成像分析仪、月球中子伽玛谱仪、环月磁强计等共5台科学载荷,在着陆器上配置月表环境探测系统、月震仪、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等共4台科学载荷,在巡视器上配置拉曼光谱仪、测月雷达、月表磁场测量仪、全景相机、月壤挥发分测量仪等共5台科学载荷,在飞跃器上配置月壤水分子分析仪1台科学载荷。
主要任务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包括月球南极月表环境、月壤水冰和挥发组分等探测任务,获取全月球、着陆区与巡视区域的遥感和就位科学数据,并为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其中嫦娥七号主要任务是找到水、冰等物质。
国际合作
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会将面向世界各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开放嫦娥七号轨道器和着陆器部分资源。征集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嫦娥七号任务资源,与各国共同推进月球科学探测,并通过嫦娥七号探测器优化设计,与各国充分开展科学、技术及探测设备的合作。
2024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对外宣布,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根据载荷的科学目标、工程可实现性等原则,最终遴选出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的6台载荷。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产品设计
主要任务
国际合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