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是贵州师范大学的
二级学院。学院创建于1941年。
截至2019年9月,学院设有教学系5个,开办本科专业7个;有本科生近1600余人,专任教师75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馆藏专业中外文藏书数万册、中外文期刊510余种。
学院资源
学院有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2个省级评估合格基础实验室;建有岩矿标本室、古生物标本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场所,拥有设备累计固定资产总值达1320万元;并有多处省内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学院资料室拥有专业中外文藏书数万册、中外文期刊510余种。
学院建有多个科研机构,长期从事
喀斯特地区地质地貌、土地、水、生物、旅游等资源评价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
遥感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评价与规划、水土保持与石漠化防治、园林景观设计、地图
测绘学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学院与
美国、
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建有学术交流关系;2006年以来主持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与国际合作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50项),累计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多人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2018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2019年12月“
地理科学”专业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2020年5月,院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称号;
2020年10月《自然地理学》课程成功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公示中)。
专业介绍
学院下属岩溶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科学园林5个学科组;其中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2个校级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方向)”、“
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共建)。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在读全日制研究生184人。学院还设有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
城市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园林4个本科专业,其中有教育部特色专业与贵州省级示范专业各一个,在校生人数(含三本)1300余人。
历史沿革
民国30年(1941年),
贵州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创建。
1978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济地理)。
1992年,自然地理学被
贵州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2003年,学院获人文地理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人文地理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截至2019年9月,学院设有教学系5个,开办本科专业7个。
教学系(5个):地理科学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地理信息科学系、环境科学系、园林系
本科专业(7个):
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土地资源管理、
环境科学、园林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1月,全院教职工共99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行政、教辅人员25人;地理科学系19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19人,地理信息科学系12人,环境科学系13人,园林系11人。从职称结构看,专任教师队伍中现有教授24人,副教授33人,博士42人,在读博士7人。学科聘有特聘教授
卢耀如院士、候鸟型专家
周成虎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多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50人。学院获批建设有“
贵州省山区地理环境与
遥感技术应用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联合建设有“
喀斯特山地遥感与空间信息系统创新团队”、贵州省首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中国南方喀斯特科技创新团队”、贵州省第二批人才基地“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人才基地”等。学院目前共有10余人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贵州省千层次人才计划等荣誉称号。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对象:李阳兵
“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周忠发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周忠发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杨广斌(培养对象)、王济(培养对象)、梁虹、周忠发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学教师团队
(注:名单不全)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9月,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地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地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风景园林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生态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学科教学地理、风景园林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地理学
省级重点学科(2个):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省级一流学科(1个):地理学(与
喀斯特研究院联合获批)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9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3个;有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2个省级评估合格基础实验室,建有岩矿标本室、古生物标本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省级示范专业(1个):地理科学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3个):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9月,学院联合建设的平台有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喀斯特地区关键
信息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学院与
美国、
法国、
英国、
加拿大、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际科研机构,
香港大学、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学术交流频繁,近年来成功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极大地活跃了科研氛围,提高了科研人员水平。(数据截止2020年11月)
文化传统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展了主题班会、迎新晚会、考研交流会、主题读书分享会、大学生教学
世界技能大赛等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