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浚(1814-1893),
清代诗人、学者,字深之,号甘溪,出生于吴县。他的父亲雷燮琛曾担任山东
宁海州吏目,在
咸丰七年去世。雷浚在家侍奉母亲,依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他在文学和学术上有所建树,尤其专注于文字学和经学的研究,并从事教育工作。雷浚的作品包括《道福堂诗集》《说文外编》《说文引经例辨》等。
雷浚的一生多次参加考试和被推荐,但都未能成功。
同治八年成为监生,次年担任县学试导。光绪十五年,他应江苏布政使
黄彭年的邀请,成为学古堂的主讲。到了光绪十九年,他被授予同知衔,并加随带一级。然而,同年冬天,雷浚因病逝世。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尽管仕途并不顺利,但他致力于研究文字学、经学,并且也参与了教学活动。除了学术成就,他还偶尔创作诗歌。雷浚认为诗歌不应局限于特定流派,而是应该以道德为基础,以《
诗经》作为源头,将
杜甫视为宗师。他的诗歌作品中,古体诗较多,而近体诗较少,风格朴实无华,但有时缺乏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