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明,1963年6月生于辽宁本溪,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级高工(二级),博士,博士生导师。1984年12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校,分配到物化探所工作。现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矿产勘查地球化学与标准物质研究室主任。马生明主持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土资源部行业科研专项、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等20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EI论文7篇,合著专著2部。曾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
二等奖1次。
1984年12月被分配到物化探研究所工作至今。期间,1982年至1994年从事区域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研究;1995年至2005年从事农业环境、勘查地球化学研究;2006年以后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地球化学方法研究。
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参加各类科研生产项目近30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研生产项目15项。主编科研成果报告10余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篇。在环境地球化学、矿产勘查地球化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业绩。
在环境
地球化学异常成因及其形成机理研究中,提出了确定异常组分基准值的方法-元素相关关系法,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我国东部平原区76种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首次发现普遍存在于城镇周边土壤中的Hg异常是由
朱砂矿物引起的,此类辰砂是在表生条件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参与形成的,这一发现为解释土壤Hg异常形成机理、评价其生态效应提供了新思路;其它重金属元素异常与煤燃烧或
矿石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微球粒”及
磁铁矿、
黄铁矿等密切相关,以此为桥梁可以建立起人类活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间的成因联系。
针对矿产勘查需求及
地球化学勘查中存在问题,以隐伏矿勘查为重点,提出以成矿地质环境为基础,以成矿地球化学环境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归纳成矿作用过程中元素富集贫化规律发现地球化学勘查新指标,结合成矿带地表覆盖层发育特点和景观地球化学特征探索矿致异常的异常结构规律,进而进行成矿远景区预测和矿床定位方法技术研究的新思路,不仅为斑岩型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直接的方法技术,同时也拓展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研究的思路,对实现地球化学勘查指标的定量化、促进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整体提高具有一定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