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林蛙
蛙科林蛙属动物
日本林蛙(学名:Rana japonica)为蛙科林蛙属两栖动物,分布于台湾岛、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甘肃省等地。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2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宁波市舟山市
形态特征
体背部及体侧皮肤常有少数圆疣,在肩上方有八字形长疣,背侧褶细而窄,一般在眼后鼓膜背方向外侧弯曲,与褶相涡后向中线弯曲。
前肢细长,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细长,指端圆球状,指长顺序为3、1、4、2,关节下瘤发达,二掌突略成椭圆形,后肢细长.胫跗关节前达鼻孔前缘,甚至吻端;左右跟部重叠,胫长超过体长之半,趾端圆,第三、五趾等长,趾蹼发达,雄蛙蹼缘无缺刻,或有很小缺刻,雌蛙蹼缘有较深缺刻,关节下瘤明显,内突大,外踱突小而不明显。
生活时体色变异颇大,雄性一般为橄榄褐色,棕灰色或棕褐色,有的为绿灰色,腹下方略呈粉红色。鼓膜处有明显的黑三角斑,颌腺为淡棕黄色或乳白色,两眼间有一条深色横纹,背侧褶间及体侧有稀疏的淡色疣粒,有的疣粒周围为黑色,四肢背部有深色横纹。腹面为淡棕色或橘红色,雌蛙股基部为粉红色或红色。液浸标本为灰棕色,腹面色浅,显有斑纹。雄蛙第一指上婚垫很显著,灰色或灰棕色。可分4团,其上密布细自刺疣。
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20一1800米丘陵山区,非繁殖季节栖息在山上或山脚边的草丛间、林木下。产卵季节群集于山丘及其附近的静水坑、水沟以及春花的积水沟中。在杭州市宁波市地区,1月下旬至4月产卵,2—3月产卵比较多,浙南地区产卵早于杭嘉湖平原。繁殖时,雄蛙有争雌现象,曾观察到6个雄蛙争抱1雌。夜间产卵,阴雨天尤多,产卵场所水较清澈、腐殖质少、水层较浅,水温7~9℃。产卵数因个体而异,卵团含卵数少者402枚,多者1273枚。在水温9℃时,受精卵6—7天孵出小蝌蚪,在杭州,4月中下旬,可以见到第一批变态幼蛙。繁殖期后,成蛙陆续进入山地,分散于草丛或林间。捕食动物有:蝗虫、象、蝇、蚊、瓢虫、叶甲虫、蚁类以及蜗牛、蚯蚓等。
鉴别特征
与昭觉亚种R.japonica chaochiaoensis相近似,但日本林蛙颞褶窄细,在颞褶部略成弯曲;蝌蚪唇齿式为I:2—2(3—3)/Ⅱ:1—1(Ⅲ),下唇乳突齐整而无缺刻。
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国内分布于甘肃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安徽、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省。广西见于全州县,为广西新纪录。
经济意义
有益系数62.86%,能捕食多种农、林业害虫。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鉴别特征
分布范围
经济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