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河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
悬河,又称地上河,是指河床明显高出河流堤防背河侧地面的河流(或河段)。黄河下游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至5米,部分堤段达10米。悬河的形成是自然营力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形成原因
悬河的形成与河流的含沙量密切相关。黄河下游的河段因含沙量大,河谷开阔平缓,泥沙大量堆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河床最终高出两岸地面,形成悬河。历史上,该地区频繁遭受洪水侵袭,人们修建堤防以治理洪水,进一步加剧了河床的抬高。
特点
①位于河流的下游;
②悬河段无支流补给,流域面积小;
③易决堤、易断流;
④是自然营力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要素
①丰富的泥沙,上中游携带来丰富的泥沙是悬河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开阔的空间,下游开阔低平的地形为悬河的形成提供了必需的空间;
③人类活动,筑堤修坝,使悬河的形成成为可能。
演化划分
①幼年期悬河;
②青年期悬河;
③成年期悬河;
④老年期悬河;
⑤衰亡期悬河。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成原因
特点
要素
演化划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