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威(1926年12月23日-2011年1月5日),
回族,京剧净角。他自幼入“
荣春社”荣、春科学艺,师从
孙盛文、
尚小云、宋昌宁等人,因嗓音洪亮做科铜锤,成为“荣春社”的台柱子,有“小金少山”之称;出科后,又在
裘盛戎门下深造,后拜
侯喜瑞、
苏连汉为师,继承了侯派艺术的精髓。2011年1月5日凌晨3时左右,李荣威老师因病辞世,享年85岁。
人物经历
1956年12月29日
1956年12月29日,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八日: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一天。原预告为
杨宝森、
厉慧良领衔主演,有侯喜瑞、
丁至云、
于素莲、
程正泰、
冀韵兰、
张鸣禄等。后丁至云、程正泰、冀韵兰等组织分团去
东北地区演出;侯喜瑞也不来。实际上,只有杨宝森、厉慧良、李少楼、
赵慧秋、张鸣禄、
谢虹雯、于素莲、王世霞、邓金昆、孙振泉、李少广、李荣威、哈宝山、
赵炳啸、
赵春亮、施明华、
曹世嘉、张世娴、
詹世辅、杨麟玉、薛慧萍等。乐队
杨宝忠(琴)、
杭子和(鼓)、
周子厚(鼓)、
于又泉(鼓)、
王裕民(琴)、李宝华(琴)。
1956年12月31日
演出剧目
1956年12月31日,农历丙申年十一月三十日: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乐队杨宝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于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宝华(琴)。
1957年1月4日
演出剧目
《一箭仇》(带水擒)(厉慧良)
1957年1月4日,农历丙申年十二月初四日: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七天。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七天。乐队
杨宝忠(琴)、
杭子和(鼓)、
周子厚(鼓)、
于又泉(鼓)、
王裕民(琴)、李宝华(琴)。
1957年1月5日
演出剧目
《
伍子胥》(文昭关至刺姬僚)(
杨宝森,赵炳啸,曹世嘉,李荣威) 1957年1月5日,农历丙申年十二月初五日: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八天。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八天。乐队杨宝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于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宝华(琴)。
1957年1月6日
演出剧目
《宝莲灯》(五子闹学、二堂舍子)(杨宝森)
1957年1月6日,农历丙申年十二月初六日: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九天。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九天。乐队
杨宝忠(琴)、
杭子和(鼓)、
周子厚(鼓)、
于又泉(鼓)、
王裕民(琴)、李宝华(琴)。
1957年1月16日
演出剧目
午场(13时30分)
夜场
1957年1月16日,农历丙申年十二月十六日: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乐队杨宝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于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宝华(琴)。原定戏码为《霸王庄》、《
红鬃烈马》(赶三关至大登殿)。
1957年1月17日
演出剧目
1957年1月17日,农历丙申年十二月十七日: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天。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天。乐队
杨宝忠(琴)、
杭子和(鼓)、
周子厚(鼓)、
于又泉(鼓)、
王裕民(琴)、李宝华(琴)。
1957年1月20日
演出剧目
《盗仙草》
1957年1月20日,农历丙申年十二月二十日: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三天。
天津市京剧团首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三天,即最后一天。后于2月返津。乐队杨宝忠(琴)、杭子和(鼓)、周子厚(鼓)、于又泉(鼓)、王裕民(琴)、李宝华(琴)。
1981年
演出剧目
午场(13时30分)
《刺巴杰·巴骆和》
《拾玉镯》
《铁笼山》
夜场
1981年,农历辛酉年:
高盛麟、袁国林、李荣威、
陈永玲、
尚长春公演《大战宛城》。
高盛麟、
袁国林、李荣威、陈永玲、尚长春公演《大战宛城》,被誉为自
侯喜瑞之后的该剧的艺术经典演出。当时由侯喜瑞亲自把场,一来为徒。二来为高,其中高盛麟饰张绣,袁国林、李荣威分饰
曹操,陈永玲饰
邹氏,尚长春饰
典韦。
2003年4月8日
2003年4月8日,农历癸未年三月初七日:纪念
张世麟逝世七周年武戏发展座谈会举行。
天津
京剧院、天津艺术研究所召集部分专家和著名京剧武生演员座谈,纪念天津京剧武生大家张世麟逝世七周年,并探讨
天津市武戏的振兴繁荣之路。
李荣威、
董文华、
马少良、高长德、
陈绍武、
刘连群、刘琦、
张幼麟、
王平、
董玉杰、闫邦建等认为:天津武戏演员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自身特色,打出天津这一京剧发祥地的优势。会上,大家决定策划出一次高水平的津门武生大会。
2005年6月12日,农历乙酉年五月初六日:李经文收王晓明为徒。
天津
京剧院著名梅派青衣
李经文在天津收京剧名票王晓明为徒。京剧名家
赵慧秋、李荣威、
杨乃彭、
李莉、
康万生以及
天津市文艺界知名人士近百人出席,由京剧名家
何佩森主持。李经文此次收王晓明为徒,为她首开山门收徒。
2005年12月26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廿六日:李荣威80诞辰及舞台生活70年祝贺活动举行。
2006年6月28日,农历丙戌年六月初三日:
中国戏曲学院2006年赴天津演出第一天。
中国戏曲学院赴天津演出第一天,在中国大戏院演出折子戏。演出前李荣威、
张志云夫妇到后台看望演员。
2006年9月17日
演出剧目
《状元媒》(王盼)
《雁荡山》(杜,彭晓亮)
2006年9月17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廿五日,上午:王立军、张克、
石晓亮、
董玉杰、崔洪集体收徒仪式举行。
在天津市青年
京剧团“百日集训”2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传承京剧艺术、培养京剧人才,青年京剧团
王立军、
张克、石晓亮、董玉杰、崔洪喜收14名新徒。
此次收徒的演员王立军、张克、石晓亮、董玉杰、崔洪都是“百日集训”的受益者,正是有了“百日集训”和一大批老艺术家的悉心传授,他们才在京剧艺术的舞台上赢得了掌声和赞誉。
仪式上,14名拜师学生集体向老师献上了鲜花并表演了《
林冲夜奔》《
珠帘寨》《
九龙杯》《
洪洋洞》等京剧选段和“武戏集粹”。他们表示,一定要在老师们的传授下,刻苦学习,刻苦训练,不辜负老师和广大
京剧前辈的谆谆教诲。
王立军等人则以《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光盘等礼物回赠学生,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前辈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弘扬京剧艺术作出应有的贡献。京剧艺术家
李世济、
谭元寿、
张春华、
马长礼、
王玉璞等作为王立军、
张克等演员的前辈,纷纷表示要为传承京剧艺术、培养京剧人才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三代京剧演员同台的场景,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梅葆玖、
杜近芳、
刘雪涛、
景荣庆、
迟金声、
马崇仁、李荣威、
钳韵宏、
叶少兰、
张学津、
唐在炘、李和声、
李尤婉云、李长春、钱根生、
王则昭等
京剧艺术家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及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演职员代表等70余人参加收徒拜师仪式。
2007年6月10日
2007年6月10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廿五日:
宫兰欣收于磊为徒
九河相声团演员宫兰欣收于磊为徒仪式在
天津市举行,京剧演员李荣威、
张志云,相声演员
李伯祥、
田立禾、
魏文华、
尹笑声、
马树春等近百人出席祝贺。于磊的引师、保师、代师分别由张子学、肖桂森和张奎清担任。拜师会由相声演员
佟有为主持。
2011年1月5日凌晨3时左右李荣威老师因病辞世,享年85岁。1月6日,在北仓第二回民公墓下葬。
艺术特色
李荣威12岁参加
尚小云的“
荣春社”科班学习铜锤、架子花脸,师从
孙盛文、
宋富亭、尚小云、
裘盛戎、
苏连汉、
侯喜瑞等,后入
天津市京剧团从艺。在70年的舞台生涯中,李荣威创造了许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李荣威的代表作品之一——现代京剧《六号门》,成为他一生表演艺术中的一大亮点。他以传统戏的深厚功底和艺术造诣吸收现代表演艺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
海河码头搬运工人的
典型形象。当年为演好这出戏,他深入到六号门体验生活,扛包扭伤了腰,就扎上“腰硬”坚持。这出戏曾得到敬爱的周总理肯定,他始终牢记周总理在一次演出后接见他的谆谆教诲。许多有影响的艺术家也纷纷赞扬他塑造的胡二形象。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戏曲人生》中,李荣威畅吐心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为了
京剧。”
人物成就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
一级演员。自1987年开始至今,李荣威一直致力于收徒传艺、示范演出等方面工作。其表演擅长铜锤花脸,唱腔既具铜锤花脸的神韵,表演动作又具架子花脸的功力,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2010年,其荣获中国京剧界最高荣誉“
特别贡献奖”。代表作品有:《
野猪林》《霸王别姬》《罗怒潮》等。在荣春社科班中经常上演《御果园》《
姚期》《
探皇陵》《坐寨盗马》等剧目。
人物评价
在70年的舞台生涯中,李荣威创造了许多鲜活的艺术形象,代表作品之一——现代京剧《六号门》成为他一生表演艺术中的一大亮点。他以传统戏的深厚功底和艺术造诣吸收现代表演艺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
海河码头搬运工人的
典型形象 。(天津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