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国唱片厂出版唱片。在抗战烽火的 洗礼下,迅速 成长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我们伟大祖国的音乐史诗。与此同时,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 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
法西斯主义战线中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犹如一位战功累累 的元勋,继续驰骋在 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也奠定了它重要的历史地位。
《黄河大合唱》 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 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首演时,乐队只有 两三把
小提琴,二十来件 民族乐器,低音
弦乐器是用
煤油桶制成,
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 选成效果……这支原 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热血青年放声高唱,《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飞向 了世界,此起 彼伏,回响不绝,震撼人心,经 久不衰。毛主席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 来使劲鼓掌,连声说:“好!好!好!”周总理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 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1985年在冼星海同志逝世40周年之际,
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了历时14天的
黄河音乐节。《黄河大合唱》全曲演唱仅40分钟,然而那天的谢幕竟长达20多分钟。在台湾,《黄河大合唱》被禁演的时间长达40多年。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到香港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对《黄河大合唱》演出解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很多人想办法争取《黄河大合唱》在台湾的演出,各种报纸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呼吁。在台湾被禁了40多年的《黄河大合唱》最终得以演出。
2001年4月14日,
纽约的
百老汇大道春意盎然。“黄河之声”中国经典名曲音乐会吸引了来自
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和大陆的旅美华人,也吸引了众多的美国人。美国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
纽约时报》两次介绍该音乐会。
音乐会的下半场是美国人用中文演唱气吞山河的《黄河大合唱》。开场的《黄河船夫曲》激烈紧张,这段唱曲节奏较快,歌词绕嘴,对于美国歌手们来说发音相当困难,但他们那种“咬文嚼字”、一字一句毫不含糊的态度,反而把乐曲表现得更有力度。美国合唱团的女声部音质清丽,极富弹性,中文发音准确,金发碧眼的女士们以热爱家乡这种人类共同的情感,把合唱曲中的《
黄水谣》表现得有如春波婉转,映出了
黄河两岸农田村舍。合唱的最后一个乐章《
怒吼吧!黄河》将音乐会推到黄河的浪峰,当《黄河大合唱》在合唱团八十几位队员多次重复的“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的高亢歌声中结束时,激动万分的观众一下全都站起来,以雷鸣般的掌声和热情的欢呼声向中美艺术家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情和由衷的感谢。观众中的美国人从节目单中的英文介绍和演员们表现的音乐中也听懂了“黄河”,他们与中国听众一样情绪高昂,热烈地鼓掌。再三谢幕的全体演员们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又唱起了《
保卫黄河》,这时观众们情绪高昂,以有节奏的掌声加入了这雄壮的进行曲,还有不少人跟着唱起来。歌声结束,激动的观众们还不愿离去,又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最后演员们唱了三遍《保卫黄河》,音乐会才徐徐落下帷幕。
1956年5月,
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唱片专业会议,会议决定尽快成立中国唱片社。
1958年6月17日 中国唱片社正式成立,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周新武兼任社长,徐曙任副社长。唱片编辑组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出,划归中国唱片社。中国唱片社内设音乐、戏曲、文教、出口四个组。同年,设在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唱片出版组迁回中国唱片厂,与录音资料组合并成唱片出版部,设音乐、戏曲、录音、出版四个组。徐以礼任唱片出版部主任。9月28日,中国唱片厂自行研制成功。中密纹唱片(33转/分,每面容量17分钟)。第一批出版的中密纹唱片有《黄河大合唱》等6种。
1982年12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对《黄河大合唱》《
长征组歌》等大型
声乐作品,进行立体声录音,并重新出版。
本场演出录之于1955年,时值共和国刚成立不久,
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新中国百废待兴,因此当时的条件还十分简陋,整场演出的伴奏只有一台老牌的
苏联产“
波罗的海”
钢琴和几件简单的乐器。朗诵是黄河大合唱的一种特殊形式,贯穿整场演出,担任朗诵的
林中华,当时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