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反应是指在接受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这些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疾病以及预防接种事故。
一般反应
一般反应是在接种后24小时内接种部位出现的局部红、肿、痛、热等炎症反应,有时伴随附近淋巴结肿痛。这种反应是正常的免疫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多数情况下会在1-2天内自行消退。如果反应较为剧烈,只需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即可。当接种人群中出现强度反应的比例超过5%时,则该批次疫苗不应继续使用,并应上报上级卫生机关进行检验处理。
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是指极少数人在接种后发生的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尽管这类反应的发生概率较低,但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以供分析。此外,还应将情况及时上报至上级卫生机构。
偶合疾病
偶合疾病并非由预防接种直接导致,而是由于时间上的巧合而被误解为由疫苗引起的疾病。例如,在冬季偶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夏季偶合肠道传染病的情况并不罕见。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应在接种过程中严格遵守说明书的规定,留意当时的传染病早期症状,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预防接种事故
预防接种事故通常是由于疫苗制品质量不合格、消毒及无菌操作不当或者接种技术(部位、剂量、途径)错误等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常常会被误认为是接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