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9
中国高空高速截击机研制方案
歼-9战斗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研发的一款高空高速歼击机,主要以苏制图-22M“逆火”和美 B-1B 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主要任务为国土防空以轰炸机为主要目标进行截击,是继歼-8自行研制生产之后又自行设计的战斗机。
歼-9的研制始于1964年,由601研究所(沈阳)提出。为使601所及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投入歼-8的研制工作,三机部决定把歼-9的试制任务交给航空工业成飞。歼-9飞机设计技术指标达”双26”(即升限 26千米,时速2.6倍音速),是当时中国装备和在研的歼击机性能之最。歼-9飞机是与歼-8同期立项、平行研制的两个项目。但因当时中国技术落后,耗资巨大及工程量大而被迫停留在设计图纸上。直到1968年歼-8出厂,歼-9仅完成了气动外形定型工作。歼-9从1964年提出设想,到1980年由于进行全面经济改革调整国民经济方针,歼-9研制工作全面停止,历时16年,最终没有制造出原型机。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六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仿制米格-19战斗机米格-21战斗机分别成功之后,就提出发展下-代新型战斗机构想。当时由于仿制米格-21而成的歼-7技术不够精良,而在1962年至1963年参加的几次高空作战中不断暴露出滞空时间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无超视距作战能力、高空机动性差、作战火力弱等缺点。
在积极投入改进歼-7、歼-6性能的同时,三机部601所于1964年l0月25日在沈阳市召开的米格-21和伊尔-28轰炸机改进改型方案预备会上提出发展新一代战机的两种方案,一种为气动外形参照米格-21不作大的修改,而用两台WPT发动机的米格-21放大改进型 ,即日后发展成功的歼-8截击机;另一种采用全新设计,装一台推力为12400KG涡轮风扇发动机。由于当时大陆航空发动机研制部门仅有俄式涡喷发动机的经验,而从未生产过技术水准较高的涡扇发动机 ,因此与会人员担心新发动机研制周期赶不上飞机的研制进度,故决定先上双发方案,同时在小范围内展开对单发型的技术论证工作,该机被定名为歼-9。
研制历程
从1964年到1970年期间,由于歼-9一直处于论证阶段,因此直到1968年歼-8出厂为止,歼-9仅完成了气动外形定型工作。歼-9设计初期,该机被要求设计为一种升限20000米、最大马赫2.2、基本航程2000公里、重量为10吨的中轻型制空战斗机,性能相当于美国的F-4B幽灵二式战斗机 (一般译作“鬼怪ll ”),但后来对该机性能要求的提高,该机被要求为一种双25的单发方案,即最大平飞速度M2.5、升限25000米、总重量达14吨的中型战斗机。1965年,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提出机翼为平面形状的歼-9气动力参数选择,包括:前缘后掠50°的后掠翼、前缘后掠57°的三角翼飞机、前缘后掠55°的后掠翼及双三角翼方案。
1966年,国防军事部门又提出歼-9最大马赫2.4、升限20000—21000米、航程3000公里、作战半径600公里、最长留空时间3小时、最大爬升率180~200秒的新要求。601所在对4种方案进行风洞试验后,选中双三角翼方案 ,并将前缘后掠角改为55°,这 样该机除采用两侧进气外,机体总体设计均与歼-7歼-8相同。这主要是从掌握成熟技术提高成功把握性考虑的。但该方案在经过风洞实验后发现机动性能不够理想,于是被重新提出的无尾三角翼飞机方案取代即乙号计划 ; 前一种方案则被定为甲号计划。
从外表来看,甲号计划与已投入现役的歼-8Il十分相似。采用两侧进气无尾三角翼的乙型方案,显示出极为优异的机动性,但同时也带来升降副翼的刚度和操纵功率及操纵困难等诸多问题。由于当时文革风暴横扫大陆,歼-9研制工作被迫停止。在1968年虽有几次恢复歼-9乙研制工作的企图,但终因乙方案技术难度过大和企业生产计划受冲击而最终流产。1969年中期,由于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的影响和空军的需要,航空工业部决定恢复歼-9的研制工作,并提出两侧进气的正常布局三角翼飞机方案。为使601所及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投入歼-8的研制工作,三机部决定把歼-9的试制任务交给航空工业成飞
1970年初 ,成飞在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抽出300人加入后建立第一项任务就是研制歼-9,该所提出又一方案,即机动性好、活动半径900~1000公里、重量13吨、最大过载8G、升限25000米、M2.5的歼-9乙II计划。但由于空军提出双25太小,应为双26,即升限25000 米、M2.6的要求,歼-9乙ll的气动布局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决定采用鸭式设计,腹部或两侧进气方案。然而该升限指标太高,发动机难以满足要求,歼-9乙ll的研制工作在一年后搁浅 。1975年,歼-9的研制工作再次恢复,到1976年3月,成都科研所提出的鸭式设计:机翼 60°,三角翼飞机面积50 ,鸭式前翼 55°,面积25m2,机长18m,两侧进气,有多元可调多波系混合压缩式进气道,装一台加力推力12000公斤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及侦测距离为60~70公里的测距雷达,并能携带两枚中程空对空飞弹。
此后由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提出了为歼-6研制新后继飞机的歼-13方案,又因航空工业成飞承担歼-7大改的任务,歼-9研制工作开始下马,到1980年,由于进行全面经济改革调整国民经济方针,歼-9研制工作全面停止。该机从1964年提出设想,至1980年全面停止历时16年,中间由于军队及主管部门不断更改设计要求及文革的冲击,使该机研制一直无法正常运行。
基本参数
歼-9Ⅳ预设的数据,机长18米,重13吨,最大飞行速度2.6M,最大飞行高度23000~26000米,作战半径900~1000公里。装备-台探测距离60~70公里的205雷达,并配备最新研发的涡轮风扇发动机6发动机,可挂4枚最大射程18公里的霹雳-4导弹空空导弹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研制历程
基本参数
参考资料